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19

放下不是失去 圓對父承諾

$
0
0
「很興奮,快要圓滿我對爸爸的承諾了。胸前別上佛心師志的這一刻,代表我要更精進的往前走。」張晏瑜穿著嶄新的藍色旗袍,眼眶泛紅,哽咽地說著受證成為慈濟委員的心情。

參加培訓 實踐病塌前承諾

「觀世音菩薩,救救我啊!」2014年3月的某天深夜,張晏瑜突然間胸口悶痛、一口氣快接不上一口氣,胃的內容物不斷翻攪作嘔的心情。

「我到底怎麼了?」身體極度不適的張晏瑜還來不及想出答案,另一個擔憂又起:「二天後能不能如期去上第一堂培訓課呢?」

張晏瑜的父親一生辛苦工作養家,卻於2011年罹患癌症。經過長期治療,張晏瑜明白生命自然法則將至,可以孝順父親的日子不多,於是在父親病塌前握著他瘦弱乾黃的手說:「我會以你給我的健康身體,回饋社會,幫助別人。」體弱的父親,回以安慰的笑容。來不及享受天倫樂的父親,於2013年往生,除了悲慟外,也讓張晏瑜留下來不及盡孝的遺憾。

常聽證嚴上人說:「來不及了。」父親往生後,張晏瑜更深切感受行孝行善不能等,她將父親病塌前的承諾化為行動,報名2014年慈濟委員培訓,以善行孝,讓愛延續。

世紀強震 接上菩提大道

2008年5月12日四川發生汶川大地震,造成嚴重傷亡。事發後,災區畫面傳出,坐在電視機前的張晏瑜得知災情慘重,放下手邊事情,騎著機車直奔慈濟臺北分會捐款,同時也表達自己想成為志工的意願。世紀強震,引起全球關注,無量愛心中的一分善念,也讓張晏瑜走進慈濟。

對教育有著濃厚興趣的張晏瑜,從青少年成長班開始她的志工生涯,卻因照顧生病父親而暫停。喜好攝影的她,於2013年加入人文真善美志工,看著資深圖像志工拍出的作品,照片中志工與民眾的熱情互動、志工牽著養老院長者的手唱歌……一張張因為蘊含真情、彷彿會說話的照片,讓張晏瑜心生嚮往:「我也要拍出有溫度、會說話的照片。」

一個單純的心念,張晏瑜積極利用時間參加相關的共修課程,多方學習知能。張晏瑜不僅主動學習,也勇於承擔,多數上班族補眠的週末假日,也常見她一早出現在社區記錄活動的身影。「剛開始我可能做得不好,但我會努力學。」

每一次承擔勤務,張晏瑜都盡可能做好事前準備,並且閱讀相關資料,只為留下完整的歷史紀錄。工作及志工服務看似充實的生活,令人措手不及的無常,卻在此刻悄然到來。

聞法轉念 志為傳法者

承襲父親做事負責的態度,張晏瑜在工作中全心投入。2013年11月的某天,張晏瑜一早進辦公室後如往常般處理公務,近午時分,接獲主管告知:「公司營運不如預期,妳從明天起不必來上班了。」

「為什麼是我?我在工作上面有沒有做得比別人少?沒有工作我該怎麼辦?我的生活壓力怎麼辦?」晴天霹靂的消息,讓原本個性就不是這麼樂觀、正面思考的張晏瑜不停地在心裡吶喊,表面故作鎮定地撐到下班,直至回到家中,才敢放聲大哭。

雖然在2013年10月張晏瑜已開始利用清晨時間薰法香,但面對裁員結果,心中仍有不平。直到有一天,上人晨語開示:「一切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執所產生而來的。」張晏瑜突然驚覺,過去所謂的煩惱,都是自己的想法造成;此刻心中鬱悶,也歸諸自己一貫執著的想法。

輕輕一句法語,心境一轉,豁然開朗。張晏瑜告訴自己,放下之前所擁有並不是失去,因為人生並不是擁有的多,而是得到內心所需,才能擁有正確人生方向。領受甘露法語,信受奉行,轉換心念面對工作無常,心寬路更寬。

除積極找尋其他工作外,張晏瑜善用待業時間,承擔電子書教學種子志工,遇到年長或識字不多的志工,她則將操作步驟以圖註記,盡力解決人人不盡相同的使用問題。推動電子書過程經常發生志工學了又忘的情形,張晏瑜也樂於一遍又一遍的重新教起,「有很多志工透過電子書聞法,回顧自己的初發心,菩薩道上越來越精進,讓我很開心。」

薰法香,得法藏,不論是按下相機快門的剎那,或是帶著志工使用電子書舊法新知等,身形瘦弱的張晏瑜有著巨大的願力,以小螞蟻之力廣傳靜思法脈。2015年1月14日,上人為張晏瑜別上委員證,授予法號「慮湙」,圓滿一位女兒對父親的承諾,也代表一位靜思弟子志為傳法者的決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清香 臺北報導2015/01/14)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19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