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臺中分會動員一百五十四位慈濟志工各司其職,義剪志工、人醫會義診、香積志工烹飪招待等等,當天有四百四十位慈濟照顧戶參與每月的農曆初一發放日,黝黑瘦小的阿義,很早就坐定在此,隨著佛號聲,雙手合掌靜靜跟著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讓漂浮不定的心慢慢地沉靜下來,阿義從念誦佛號聲中感受「從未有過的平靜」。
慈濟的家 給予無限希望愛
對阿義而言,來到慈濟道場讓他心靈感覺寧靜,所以每月初一發放,他總是很早就來報到;在還沒接觸慈濟之前,他是一名四處為家的街友,雙親相繼過世,與手足不和,也不知何時過著流浪漢的生活,漂浮的心沒有一刻能安定下來。

時有零工可做,時而閒蕩無事;阿義常與同好聚集喝酒,酒後亂性常與人爭吵。2014年初的一天,阿義自己打電話求助於臺中分會的社工,而社區訪視志工開始關懷他。
先安身才能安心,志工開始幫忙尋找棲身的地方讓阿義先安定下來,同時了解家中狀況及關心生活,因而得知阿義本身患有精神疾病;病情發作時會喝酒,酒後總會失控情緒、招惹事端。
阿義一直想不透為何他的人生遭遇會諸多不順,志工時時好言相勸:「過去會做出不當的行為都是喝酒造成,只要戒掉它,不但身體健康,頭腦也會清楚判斷是與非。」志工的規勸,阿義聽進心裡,開始知道反省自己所造的過失,並拿出無比的勇氣決定戒酒。
過去一早既開始喝酒的他,三個月前以咖啡代替酒,希望能拋開酒精的束缚,現在頭腦很清楚,歡喜參與初一發放活動,阿義說:「慈濟是我的家,從無到有都是慈濟給的。」對這個家他自認有責任,只要有朋友對慈濟有誤解,便會以自己所認知的協助釋疑,並分享慈濟是如何幫助他站起來。
是「家」給了阿義生存的希望與力量,他希望自己也能有機會付出,開始收集統一發票給予慈濟核對,希望中獎獎金能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用愛填補 缺陷生命也圓滿
螢幕上播放患有腦性麻痺陳阿娟(化名)勇敢的生命故事,她是從2008年志工陪伴迄今的照顧戶,因身體障礙造成行動非常不便,但是她把家裡整理的一塵不染,從不假手他人,父親在世時,非常地孝順父親。

阿娟努力地生活,其精神也令曾經陪伴過她的志工陳金盛讚許,陳金盛說:「阿娟是慈濟會員之外,如有看到災難需要金錢援助,她會來捐錢;而在家時,會將零錢投入竹筒,好幫助比她更苦的人。」
隨著〈千手世界〉的手語演出,發放圓滿落幕了,「一手、一手、百手、千手,化解生命的悲苦,因為善讓生命美麗,因為愛讓生命延續,因為慈悲讓生命寬濶,因為感恩讓生命歡喜……」伴隨著悠揚的樂音,每月初一發放是來自大家的愛,讓缺陷的生命無憾。【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洪素養 臺中報導 201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