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夫妻檔志工譚有翔、陳麗尊,隨隊抵達臺灣,來到慈濟板橋志業園區參加2015年11月14日至18日第二梯次「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
入經藏葷轉素 獲家人支持
譚有翔與父母親在馬來西亞從事葷食生意,2011年受邀參加歲末祝福而走入慈濟,次年為了生病的岳父祈福,譚有翔與妻子陳麗尊發心茹素;半年後,妻子遵守諾言,譚有翔卻做不到戒除口欲的誘惑。
2012年夫妻受邀參加《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當志工拿著愛心卡,請譚有翔勾選至少齋戒三十天的齋戒時,他卻連連揮手說:「不行、不行……」找了很多藉口推辭。回到家,妻子輕輕說了一句:「我已經開始做了喔!」此時他想到拿愛心卡給他的志工,因此起了回心轉意的念頭。
有一天,譚有翔心血來潮,跟母親說:「媽,從今天開始我不吃肉。」媽媽哼的一聲,露出一副不相信兒子的表情;因為譚有翔對茹素這件事,已經食言很多次……
「哥哥是暴龍(肉食族),怎麼可能變成草龍?」譚有翔的弟弟更是不留情面的潑他冷水。每餐都需要有魚肉、豬肉、蝦的譚有翔,開始吃素的第一步;一口氣添了兩大碗白飯配上素菜,身型壯碩又顯肥胖的他,不到兩小時便站不穩腳步,臉色蒼白、手腳發抖。媽媽看在眼裡,不捨地說:「你還是吃肉吧!」譚有翔再囫圇吞下兩碗白飯,告訴自己一定要挺過去,從那一刻起持續到今天,已經持守兩年半的茹素戒律。

入經藏後,譚有翔深知因緣果報,更決定由葷食轉賣素食,在妻子陳麗尊的支持下,決定頂下友人的店,開始經營素食。並徵詢母親同意,允諾還是會協助家裡葷食開檔後,再去做自己的素食檔。母親不捨兒子開車奔波,決定將自己的葷食檔提早收攤,讓兒子接續賣素餐。夫妻倆欣慰母親的體恤,無形中減少葷食的營業時間。
即便為了營生,尚無法讓家人全部轉賣素食,但是母親為譚有翔的素食備素菜,父親投入研究素料食材。兒子想要讓家裡傳統賣葷食轉素食業的心願又往前邁進一大步。
接受考驗 結好人緣
勇於承擔幹部任務的陳麗尊,在與社區志工互動中,學習成長並放下身段,沒有上班時的高氣焰,遇到別人的不好聲色,還要想辦法把她愛回來。譚有翔提及陳麗尊接受考驗的一件事,有次陳麗尊打了一晚的電話邀約社區志工承擔勤務,才剛慶幸圓滿任務準備入睡,孰知一通電子通訊進來「師姊,抱歉,我還是不能出勤啦!」此時妻子放下婉拒訊息的電話,哭了。但夫妻倆相信「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一次次的人事考驗,讓這對菩薩道侶的心更堅定。
雖然素食生意營收相較以往減少,但不減生活品質;以前的兩人世界是想吃、愛買,沒節制的物欲,現在消費懂得區別「必要」或「想要」。陳麗尊下班後帶著譚有翔的制服到他營生的地方,譚有翔借用加油站洗手間換上制服,夫妻一起參加讀書會、一起當志工。譚有翔與陳麗尊2008年結婚至今,現在兩人除了各自的工作之外,共同的目標就是做慈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魏本嵢、黃雪真 新北市板橋報導 20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