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站服務定點是烈嶼鄉林湖村辦公處,設置中醫、牙科、免疫風濕科、檢驗科及肝膽腸胃科,就診者以老人家居多。醫護人員視病如親的親切問診,不僅看病也展現真誠關懷,讓他們的身心靈都得到照顧與慰藉。
父子同參與義診
義診團隊中,一家親子三人一同參與義診最受人矚目。陳其廷花蓮慈濟中學畢業後,前往歐洲學習牙醫五年,今年(2015年)2月取得牙醫師執照,目前在花蓮慈濟醫院服務。
十年前,陳其廷是義診活動中的志工,十年後,他已經成為正式的牙醫師,為鄉親看診,此次是他第一次以牙醫師的身份投入義診活動。身為母親的許貴齡很開心兒子繼續投入義診,關心鄉親的牙齒。
陳其廷的父親陳瑞煌也是一位牙醫師,投入義診工作十餘年。陳瑞煌很欣慰地表示,兒子可能也受到他的影響,從小就立志當牙醫師,今年(2015年)兒子如願完成夢想,而且沒有因為成為正式牙醫師的忙碌而放棄義診工作。
以正式醫師身份為鄉親服務的陳其廷,在父母的祝福下,自我期許能持續投注於偏鄉病患的醫治,不會因醫療資源比較缺乏而打折扣,一樣以在醫院診治的水準為大家付出。

從醫病變好朋友
曾在三軍總醫院服務二十一年,目前是臺北慈濟醫院副院長的徐榮源,醫治過的病患不計其數。
家住金門的一對夫妻,十幾年前曾是徐副院長的病人,從當地《金門日報》得知徐副院長要到小金門參與義診,很敬佩徐副院長這麼忙碌仍到他們的家鄉付出。因多年不見,夫妻倆特地搭船到小金門來見徐副院長,表達感恩之意。三人話家常、憶當年,從原先醫師與病患的關係,轉為多年不見的好朋友。
年近七十歲的居民林明練準時排隊候診,一提起慈濟,他馬上豎起大拇指,稱讚服務親切、看診周詳,令他印象深刻。林明練一向熱心公益,曾當選全臺好人好事代表及模範勞工,全家都是慈濟會員。
林明練表示,慈濟義診醫師的補牙,保護牙齒持續性比一般久,而且看診後會給予牙齒保健的建議,令他相當滿意。近來因年紀漸大,胃酸逆流而感到胃部灼熱,有時感到相當不舒服。
接受胃腸科徐榮源醫師診治後,判斷林明練可能是吃下過多酸性、甜的食物所致,除了吃藥治療外,日後也會多注意飲食的攝取與健康。
緩醫療不足困境

頭部是陽氣總匯聚之處,張子瑜中醫師以針灸治療頭部,疏通經絡,條理氣血;氣血通,精神自然感到清爽。治療中,他也幫忙患者做手腳按摩,活絡筋骨,並囑咐多走動,有助身體健康,得到舒緩的長者都露出滿意的笑容。
生命健康是人人所追求,雖然金門的醫療資源一時缺乏,但慈濟人醫會的帶動以及志工發揮的大愛精神,還有學生志工加入服務的行列,讓義診順利進行,鄉親也都得到很好的照護。
每年兩次的金門義診,不論是搭飛機或是乘渡輪,為的是讓金門鄉親的病痛得到抒解,感受慈濟的人醫之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宥霖 金門報導20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