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創意蔬食 讓孩子不再挑食

$
0
0
小巧可愛的靜思福慧龜,顏色看起來鮮明又美麗,這是怎麼做的?食材要到哪裡買?慈濟志工楊春梅說,一般食材比較不了解所使用的色素來源,「我們萃取的是採用天然水果顏色,搭配靜思榖粉所製造出來的糕餅點心,能簡單做變化,創造不同口味。」

臺中市梧棲區環保教育站舉辦素食班,從2012年清水靜思堂開辦後逐步推廣到社區。從第一期至今邁入第七期,12月14日舉行素食成果圓緣,五十三位參與成員表現團隊技藝,也作學習成果分享交流,展現出自我與團隊間的合和互協之美。

著重養生觀念 對身體益處多

在家做小紅龜,端出來時孩子看到鮮紅顏色都不敢吃,以為是色素,學員張素貞跟孩子說,那是採用火龍果汁液做的,他們才敢吃。學員陳翠華說,「不同口感味道,吃起來比較養生,又很安心,為全家人健康設想,來學習的心態,都是為家人、為自己健康為考量。」

沙鹿慈濟志工鄭秀枝說,家裡孩子不吃素食,有些蔬菜也不敢嘗試。為了讓孩子能多攝取均勻的營養,鄭秀枝報名參加素食班課程,第一堂課就讓她學習很多,回家就開始嘗試各種不一樣的創意。

有一次,鄭秀枝將孩子不喜歡吃的蔬果花巧思製作三明治,孩子好奇地問裡面包的是什麼?當媽媽的都還沒回答,孩子就掀開來看,鄭秀枝當下心想:「完了,孩子肯定不吃了。」

「我跟孩子說,先別看裡面包什麼,就先吃吃看好嗎?不要因為不喜歡吃馬上排斥掉,嚐試吃吃看,或許會改變原先不喜歡的觀念。」沒想到孩子把話聽進去了,品嚐之後還得到讚美的掌聲。

運用靜思產品 巧思老少咸宜

如果孩子不喜歡吃素,慈濟志工陳敬舉說,媽媽就不要特別強調這是素食,以免產生排斥的心裡。因為有些年輕人會認為,素食都是再製品、加色素或其他添加物,因而不想嚐試味道。

如果懂得應用巧思,將所學應用在生活中跟家人分享,或帶出去跟其他人分享,也是跟人結善緣的一種方式。陳敬舉以自己為例,利用五榖粉和素香鬆做甜點,跟慈青的孩子分享,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陳敬舉還會利用靜思產品製作各種不同口味糕點,有鹹的,有甜的,從學習展現成就感的喜悅,還能學會投其年齡所好而作變化,如果需求量很多時,也學會購買其他材料來做不同口味的甜點。

如果是要供應四、五百人的份量,就會考量如何降低成本,且能兼顧多樣變化,讓大家品嚐各種不同的糕點,例如做綠豆糕餅時,連綠豆都自己做,好吃又養生,同時因為做沒添加物、也沒防腐劑,吃起來更安心。

志工楊春梅說,「素食要好吃,其實是來自一分多用心而已!」

從素食到茶道 家庭更顯幸福

吳坤銘與翁紹是夫妻同來學素食,吳坤銘談起太太參加三期素食班改變很多,尤其對菜色的搭配特別有明顯變化,因為自己茹素,太太想學習素食學習不同口味而報名素食班。

愈學愈起勁,翁紹也參加茶道班,飯後又來茶香,感覺家庭變得很幸福。翁紹談起在家煮素食,捧出來孩子都會問那是什麼?「現在年輕人都認為素食就是素料,就比較不喜歡,鼓勵他們吃吃看,讓他們有嚐試機會,慢慢去改變飲食觀念。」

愉快地分享氣氛,讓學員了解用心營造就有感動,許多學員紛紛說:「我還要再報名參加,更要告訴其他左右鄰居和朋友!」【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秀女 臺中梧棲報導2015/12/14)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