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曾受幫助 尼慈青跨海關懷

$
0
0
來自尼泊爾的三位慈濟大專青年是2015年4月尼泊爾強震後,首批被接引出來的慈青種子,雖然因為簽證問題而延宕來臺時間,但總算克服重重難關,一圓學習付出的夢想,參與「海外慈青志工隊」,在靜思精舍出坡及做醫療志工等服務,並希望將所學帶回尼泊爾和鄉親分享。

訪榮民之家 似家人相聚

一百零一位慈濟青年來自十個國家,他們結束「2015年海外慈青幹部研習營和全球慈青日」後,把握機會留下參與「海外慈青志工隊」,12月29日下午專程前往「花蓮榮民之家」,以年輕人的青春活力和爺爺們熱情互動。

主持人李馨恬先跟爺爺們介紹海外慈青的成員,有來自加拿大、尼泊爾、印尼、南非等十個國家,並請南非六位慈青帶來活潑的舞蹈及美妙的歌聲;熱情奔放的旋律,讓大夥兒也跟著一起圍起圈跳躍起來,熱鬧的氣氛,讓爺爺們樂得笑開懷。

年輕的面孔圍繞在爺爺的身旁,有的恭敬地跪下雙膝和爺爺話家常;有的幫爺爺們按摩手、腳及肩膀;有的唱歌給爺爺聽。雖然有時言語不通,也能透過微笑、肢體動作及翻譯,彼此間真情自然流露,似家人般相聚相惜。

傳愛給長者 無聲勝有聲

三位來自尼泊爾的慈青羅傑(Raj Acoal)、攸尼斯(Unish Khyaju)、尼德拉(Ne Tra Roka)和來自紐西蘭的慈青李牧真,主動跟爺爺們自我介紹;李牧真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她俏皮地說:「爺爺,他們是從尼泊爾過來的。」

「尼泊爾啊!我有去過南非喔!」爺爺微笑含糊地說著。攸尼斯知道爺爺曾經去過南非,急忙拉著南非慈青巴倫來和爺爺見面,巴倫靦腆在爺爺前蹲下身,用手指比著「愛心」傳送愛給爺爺,此刻的溫馨互動,無聲勝有聲。

一直面帶微笑的羅傑,他是尼泊爾地震受災戶,災後主動投入志工行列,協助物資發放。羅傑因為家裡經濟陷入窘境,本想放棄來臺灣參加這次的慈青營隊,透過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同仁施雅竹了解後,鼓勵他把握機會。

「幫助你的人,也曾經被別人幫助過!」施雅竹輕輕一句話,讓羅傑釋懷走出傷痛,排除萬難千里來臺,並期待回國後,能幫助更多的人。

羅傑和爺爺互動中,感覺自己就像是爺爺的孫子般溫馨,他說:「我很開心可以再回到慈青營隊,原以為這只是普通營隊,沒想到可以學到很多!尤其學習用慈濟的方式做服務,也學習到很多慈濟不同的面向。」

發揮年輕力 青春不留白

幾位來自南非的慈青,一起幫爺爺從手到腳溫柔地按摩著,這邊捏一捏,那邊揉一揉,帶來遠方真誠的愛。慈青呂諾芳(Nonfundo Lukhele)也曾經在南非家鄉關懷過長者,但那裡的老人家卻是一身病痛,她看到榮民之家的爺爺們,身體硬朗又樂觀,因此她表示回到家鄉後,要將榮民爺爺多運動的保健之道向大家分享。

慈青學長皓中來自澳洲,承擔志工隊學員長的任務,他希望慈青學習到怎樣和伯伯互動,也一樣用歡喜的態度去照顧自己的爸爸、媽媽及自己的爺爺、奶奶。「雖然只有一個小時的相聚,但看到爺爺們笑得那麼開心,一切都很值得。」

「海外慈青志工隊」把握假期走入人群,讓青春不留白。他們發揮熱血青年的本色,跨越了種族與國籍,用心撒播愛,陪伴爺爺們度過一個歡樂的午後時光。【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蘇慧智 花蓮報導 日期    2015/12/29)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