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茹素不再是婆婆、媽媽們在初一、十五才做的事,素食的選擇很多樣化,不只有青菜和豆腐;很多古今名人都是素食主義者。」許偉傑活潑分享,希望透過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再帶動、影響其他人一起響應蔬食、環保,才能讓人類及大自然各種生物和平生存。
凝聚力量 發揮軟實力
「素食環保救地球,並不是口號!」2016年2月27日馬來西亞馬六甲及芙蓉的慈青,齊聚在馬六甲靜思堂參與慈青幹部精進日。慈青學長為當天的活動設計動態與靜態課程,希望能凝聚幹部們的力量,推動素食、環保護地球的方向。
陳加萍認為年輕人應該具備「軟實力」,除了專業實力,更重要的是待人處事的價值與態度。一時的衝動和熱情,無法成就大事,人與人之間,更需要的是真誠、溫暖、愛與智慧的軟實力,才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身為大專生,兼顧繁忙的課業和慈青活動的承擔,是慈青幹部的一項考驗。不僅規劃活動與執行,更重要的是接引與關懷同學,在有限的時間裡,要做到面面俱到、事事圓滿,尤其在自我管理的層面上,都需要下一番功夫。
「地球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止步,而停止轉動;同樣的,我們的活動不會因為一個人沒有去而停止。可是,慈濟需要我們每個人的一分力……」慈青溫寶婷認為,慈青必須做好時間分配,提早規劃活動,不等到最後一分鐘才啟動討論。對於接引與關懷同學,她有滿滿的心得,關鍵在於清楚自己為何而做,並以真誠的心去和同學們互動。

身體力行 素食救地球
近年來,環保已成為國際間熱切被關注的議題之一。在法國巴黎北方的勒布傑(Le Bourget)舉行的聯合國第二十一次氣候變遷會議(COP21),慈濟基金會以國際NGO組織名義受邀參與,並以「與地球共生息」理念為環保發聲。雖然不是人人有機會參與環保高峰會,但每個人能在日常生活中盡本分,落實減碳行動。
單憑個人的力量,無法要求工業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但在平常可以養成環保和茹素的生活方式。「不是侷限於參與一個月一次的環保日,而是隨時、隨地、隨手都可以做到的環保生活化。」顏麗梅分享自己和學長、慈濟大愛幼兒園的孩子如何在家做環保,主要讓慈青們了解慈濟的環保。
在「心靈風光.青年曙光」的環節中,參與「全球慈青日及海外慈青幹部研習營」的芙蓉慈青學長分享心得;甫回國的他們,即向慈青幹部宣導茹素救地球的觀念,並分享他們在短短十天內規劃「111勸素活動」,克服時間考驗,邀約同學們聆聽素食主題分享、向同學們勸素;雖然出席人數未如預期,但不放棄任何可以成就他人發願茹素的機會。
「素食才是環保最新的觀念。」承擔慈青活動組組長的鄭勤耀認同素食的好處。而已經持素兩年半的戴憶聰,經過慈青精進日的課程,更瞭解地球的危機和環保的重要性,進而發願生生世世持素。
「One Earth, One Heart, One Resolution.」是2015全球慈青日及海外慈青幹部研習營的行動方向,代表慈青們同一心念、同一方向,拯救地球的堅定意志。只要年輕人有心、有願,一定能付出力量,用愛把人心串聯起來,為校園注入清流,影響更多人一起身體力行護大地!【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畹星、黃婉琦 馬來西亞報導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