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不必一百萬 記者親身見證

$
0
0
「我想要以自己的例子,證明給他們看,讓其知道我一個平凡的上班族,不必花一百萬元,也能穿上這身旗袍。」大愛電視臺中部新聞中心特派員蕭世婷決定在今年慈濟五十周年參加培訓,也讓她人生規劃的進度提前了。

4月17日,和煦陽光展露在天空,各式大小車輛陸續抵達彰化靜思堂,臺中、南投、彰化區慈誠、委員精進研習的日子,而蕭世婷是二百六十六位學員之一。

行經之路 職志合一傳遞愛


原本想等到兒子讀大學後,才要參加慈濟委員培訓的蕭世婷,當她決定參加培訓後,隨即迅速募款,憑著她的隨和個性與好人緣,短短五天內募了三十戶會員,她說:「很珍惜這個工作環境及團隊,她常告訴同仁,能來慈濟志業體工作要惜福。」

訪視是蕭世婷最常參與的慈濟活動,她表示,「從訪視過程中,會用新聞眼去看個案,能夠讓個案從手心向上,轉為手心向下,這是我們所樂見,又透過新聞報導,更有對社會正面的引導作用,真是一兼二顧,職業結合了志業。」

與蕭世婷一起培訓的還有攝影師李岳為,身材高大,個性靦腆的他,進來大愛臺工作已經有九年的時間,與蕭世婷共事多年,兩人有深厚的同事情誼,相約在慈濟五十周年一起培訓,李岳為表示,妻子原來在外地工作,今年調回來,所以把握因緣,選在此時參加培訓,別具意義。

視病如親 醫護溫情遍院區

此次的精進一日主題,環扣著醫療志業,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常如此的問醫護人員:「我們的病人有感覺到我們的照顧嗎?」更提醒醫護人員要「以病人為中心」延伸醫療服務品質,希望能建立一個讓病人感受得到「有溫度的醫院」。

醫院是社區生命的一環,也是對生命的歴程衝擊最多的地方,在醫病關係中,每次都會是另一場人生啓示,大林慈院曾有位年長病患因腳痛,在診療過程中,發現他腳上有蛆蟲,醫護人員以同理心細膩的一一夾起蛆蟲,治療期間,病患家裡的環境及照料是否妥當等等背後因素,也成為醫院的關懷事項之一,病患與家屬因而打開心門,讓院區運轉「愛與關懷」。

曾經罹癌歷經病苦磨難的學員陳錦取,對於賴院長分享醫療要有溫度,表示非常認同,她說:「看檢驗報告時,醫生對患者態度若是冷冰冰的,會讓患者產生對人生沒有希望,那種忐忑不安的心情,最需要的是有人幫忙加油鼓勵……」

「咱來去問穿背心的師姊啦!」這是在大林院區中,常聽見的話語,志工楊麗芬稱穿背心的醫療志工是「流動的服務臺」,穿梭在醫院的各個角落,總扮演著陪伴家屬與關懷病人的角色;在醫院裡,可看到人生百態,志工的「心」宛若「錄影機」而「身」像是「放映機」,兩者經過巧妙應用後,也就成為醫生與病人、家屬之間的最佳橋樑。

齋戒茹素 以生命體現護生


「喫素食嘸夠營養,甘是按內?」(臺語:吃素食不夠營養,是嗎?)一句話為開場,林英超醫師引發學員們的討論與思考。

壯碩的林英超又問大家:「我全素,大家覺得我會不夠營養嗎?」現場一片笑聲,他更進一步道出人類吃肉,就等於吃進化學藥劑加農藥、荷爾蒙、抗生素等,他說吃素不只有益身心,對生命也是一種尊重。

中區學員許巧如分享:「五年前還是慈青階段即茹素,也在茹素的過程,被生命感動,感受動物都有靈性,都有被愛的權利。」

「退休後,妳要不要來慈濟當志工?」學校同事的一句話,讓彭菊桃走入慈濟,家住苗栗頭份,為了參加課程,一早四點就要出發前來彰化,而臉上總掛著笑容的她說:「志工越做越快樂!」

以生命走入生命,慈濟志工肩負著這樣的使命感,期待能將愛與善散播出去,讓更多人一起投入志工行列。【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淑兒、陳夢希、陳淑貞 彰化報導 2016/04/1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