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歲末祝福 服務真「粥」到

$
0
0
高掛燈籠、張燈結彩,桃園靜思堂舉行歲末祝福,慈濟人以辦喜事的心情,連續三天廣邀民眾前來參與,一同喜迎2015年的到來。有別於過去,今年(2015年)第一次在活動結束後,提供暖暖的熱食--福慧粥與大眾結緣,當大家齊聚在法華坡道享用粥點的同時,就像是圍爐團圓一樣倍感溫馨。

「福慧粥」採香積飯泡製而成,由精舍師父製作,也是師父對眾的祝福;志工積極推動素食,打破以往方式,不再是一人帶走一顆「飯糰」,而是在誠情交誼互動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福慧粥品 歲末滿溫情

緊鄰黃昏市場的桃園靜思堂,高掛著喜氣燈籠,張燈結彩好不熱鬧,不少民眾看到了不同往年的變化,法華坡道設置的「熱食區」,讓大家在寒冷的天氣裡,吃著一碗熱騰騰的點心,也帶著滿心歡喜與證嚴上人的祝福回家。

「六年前參加宜蘭一場活動,會後他們準備了熱騰騰的平安麵,互動中不僅看到志工們的熱情,也感受到民眾的歡喜。」談到供應熱食的因緣,志工陳鳳英分享為了讓參與今年歲末祝福的民眾有「吃在嘴裡,暖在心裡」的感受,提議供應「熱食」的建議,過程中更排除總總困難,成就熱鬧的歲末祝福活動。

一連八個場次的歲末祝福,陳鳳英先協調各區負責窗口的支持,三天來每天動員七、八十位的生活、香積與機動組志工,在戶外帳篷熱食區、餐廳洗碗區協力成就提供熱食與眾結緣的好因緣。

「粥要配菜頭籠(即:蘿蔔乾)才更到味、好吃。」累積二十年香積志工經驗的杜燈華分享,活動前三天就邀約社區志工在寶慶環保站,著手準備搭配粥品的小菜。杜燈華說:「自己做的最安心,天然、健康又好吃,光是主角『菜頭』就準備二百五十臺斤,預計可供四千到五千人食用。」志工經由清洗、切塊,醃製大約兩天時間,最後加上調味烹煮,即完成美味的粥品配料。

志工除了提前醃製古早味的鹹蘿蔔外,掌廚的香積志工林月里忙碌地穿梭在廚房裡炸芋頭備用;當粥品的菜餚配好色後,再加芋頭塊燉煮,即可增加口感成鹹粥,再配上醃蘿蔔來增加食慾。慈濟志工處處用心,就是要讓民眾吃素吃得歡心。

全家出動 祝福兼圍爐

「師姊請您去找兩張一樣的矮板凳和高腳椅;師兄麻煩您把平安粥桶搬上矮板蹬、置碗桶放到高腳椅上,這樣才不會腰挺不直喔。」熱食區裡志工呂燕鳳叮嚀著動線順暢,「往左邊一點點,置中一點,兩邊才能站人喔,左邊打餐、右邊擦碗,前面人員發筷子……口罩、手套要記得帶上。」最後還不忘叮嚀志工要向民眾分享福慧粥的由來,志工也在傳遞上熱粥中,歡喜忙碌。

第六年特地從臺北回到桃園的邱樺禎,帶著父母、妹妹及姪女共計十一位家人來參加歲末祝福,當她看到法華坡道規劃「熱食區」時表示,「全家人圍在一起享用熱食,暖呼呼地好像回家圍爐的感覺,非常的幸福。」

身為大姊的邱樺禎認為每一年都可以透過「慈濟大藏經」的影片,了解到全家捐款的流向,及慈濟每年替為臺灣、全世界做了哪些事。她說:「尤其是從高雄氣爆影片中,更加感受到自己是有福的人,也期許自己與家人們都可以幫助別人。」

每年當邱樺禎收到上人的福慧紅包後,都會擺放在家中最重要的位置,當成「傳家寶」,並時時提醒自己,要學習上人不退轉的精神,永遠能為他人付出。她的姪女朱柏瑜,就讀山腳國小四年級,她也分享會將領受到的福慧紅包帶回學校跟同學分享,明年更要邀請同學一起來參加。

獨特口感 暖意上心頭

蔡佩芳一家四口與公婆是第三次來參加歲末祝福,她說:「每年都會將領到的福慧紅包,與無法來參加的親友分享,讓這分祝福延續下去」。

蔡佩芳的婆婆鍾林梅花也分享領到福慧紅包的喜悅:「領上人的紅包最開心,雖然只是會員,但平時也幫忙收功德款,匯聚眾人的愛心,讓上人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林梅花每年都會在屏東靜思堂參加歲末祝福,但今年恰巧到桃園幫忙照顧孫子,她便與兒子全家一同參加桃園地區的歲末祝福,她很感恩這真是個不一樣的好因緣。

帶著兩個孩子一起來參加的許聖杰,對於嘴裡吃到的福慧粥都覺得美味、口感獨特,他說:「覺得今年很特殊,志工在冷冷的天氣裡,搭起篷架、規劃用餐區,並提供熱食暖身。我感受到志工的貼心,真的十分感恩!」慈濟志工讓民眾有一種「吃在嘴裡,暖在心裡的感受。」【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芮竹、莊曉萍 桃園報導 2015/01/1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