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臺北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特別在舉辦禁菸活動,由趙有誠院長代表剪斷道具香菸,象徵臺北慈院為無菸醫院與推廣戒菸的決心,並將無菸保健康的資訊,傳達給所有來院的患者與家屬。
除了宣導禁菸的重要,臺北慈院也提供戒菸門診相關服務,在菸害防制推廣上不遺餘力。世界無菸日前夕,院部主管們齊聚宣示,在「我家不吸菸」的連署板上簽名,表達禁菸的決心。
推動菸害防治 有助環境健康
社區醫學部主任陳正裕提到,臺北慈院是無菸醫院,藉由世界無菸日的機會,讓大家認識香菸的危害以及戒菸的重要,若民眾有戒菸上的需求,臺北慈院提供戒菸門診的服務,協助需要的民眾戒除菸害,迎接健康人生。
為了防治菸害,臺北慈院推動戒菸不遺餘力,趙有誠院長說,「來到臺北慈院的病患大德都很尊重我們,沒有人在院內抽菸。但附近公園以及院外偏避的角落,偶而還是會見到菸蒂,表示還是有人受到香菸的迫害,我們醫護同仁、志工菩薩還需要再努力,目標是讓所有人都能遠離菸害,這樣對自己、對環境都有幫助。」
淨化人心、保護地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趙有誠院長提醒大家,「臺灣在菸害(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工作還沒有完成,相信藉由臺北慈院的推動,輔以師兄姊的愛與關懷,一定會做得比過去更好!」
抽菸不利於己 二手菸更損人

張爺爺提到,他二十幾歲開始抽菸,五十幾歲才戒掉。讓他下定決心戒菸的原因就是健康受到菸害影響;回憶起抽菸的那段日子,張爺爺患有支氣管炎,不舒服就到附近藥房打針、吃藥,直到有天開車,在車陣中咳到無法停止,才驚覺事態嚴重。
多年的菸癮,要戒談何容易!張爺爺用閩南語逗趣地說,「每次想戒,快受不了時,都想著『再抽一支就好』,但就是這『再抽一支』讓當時的我一直戒不掉,直到藥房的老鄰居勸我,一直打針、吃藥也不是辦法,勸我不要再抽。」
「吃飽飯後抽一支菸,那感覺真的很舒服,但卻損害了健康。」為了健康,張爺爺決心戒菸,過程中,也產生後遺症,「一開始沒有抽菸,覺得身體好像有吃不飽的空虛感,為了滿足那種感覺,卻習慣吃點心,所以後來我又要戒菸、又要戒點心,真的很辛苦。」話鋒一轉,張爺爺說,菸戒後,鄰居說他氣色變好了,人感覺更清爽,咳嗽的症狀也減少很多,讓他覺得這些辛苦很值得。
抽菸百害而無一利,二手菸更是損人不利己,盡早遠離菸害才是明智之舉,正如宣導標語所述:「別讓您的生命,在吞雲吐霧間,煙消雲散。」
(文:高凌華 臺北慈院公傳室報導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