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雙腳磨難三十餘年 終站起

$
0
0

「真的太棒了!」出院前,戴女士特別來到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面前,向院長展現復健成果,同時向簡守信道感恩。


戴女士因為國中一場車禍,導致右腳受傷後,不良於行三十餘年,在家守著母親,幾近蟄居在不被社會看見的小角落,直到遇見慈濟志工關懷、提供醫療援助,翻轉她從沒奢想過的嶄新人生。

 

因病而困頓的日子,經過慈濟志工關懷四年後終於得解,臺中市龍井區慈濟照顧戶戴女士雙腳圓滿手術,2016年5月4日終於可以回家。

雙腳磨難 終遇貴人

出院這天,滿心歡喜的戴女士收拾著行囊,準備跟著年邁母親離開暫居三個多月的臺中慈濟醫院護理之家。在護理站前向護理師、照服員辭行時,臉上笑意滿盈,從臉龐笑進心底的開懷。

自十四歲發生車禍後,戴女士幾乎消失了。生活磨難跟考驗接續而來,原來右腳掌外翻,因為經濟因素沒有治療,靠著左腳作為平時的行動支撐;沒想到六年前開始左腳無力,手術後關節疼痛,腳底板嚴重變形,根本無法正常站立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戴女士跟年邁母親相依為命的困境,被社區慈濟志工發現後,除了納入照顧戶關懷、接引母女倆為會員,還有慈濟人醫會幫助、鼓勵她接受治療。但對治療沒信心的戴女士,認命的以為,「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

然而,慈濟志工沒有放棄戴女士,持續的訪視、不斷電話關懷問候,甚至積極地與臺中慈院聯繫,去年(2015年)9月25日社區志工載著戴女士來看簡守信院長的門診,進行一系列的檢查。簡守信院長特別於11月18日帶著X光片上門往診,向戴女士說明關節磨損的情形,建議可以考慮開刀矯正。

細心的志工發現戴女士的猶豫,原來是掛慮著手術住院的費用,以及老母親無人照顧的問題,於是安排她入住臺中慈濟護理之家,讓她無後顧之憂。戴女士終於點頭決定開刀,她說,「要聽上人的話,把一切交給簡院長和慈濟的師兄、師姊。」還發心立願:「腳傷好了,跟師兄、師姊走出去做有意義的事,幫助更多人。」

天送禮物 流淚感恩

往診一個月後,戴女士於12月16日住進臺中慈院,準備接受骨科主任陳世豪為他進行左腳矯正手術,戴女士形容自己是懷著「這是上天掉下來的大禮物」的緊張,也有著「終於接受別人幫助我」的喜悅心情,住院接受手術。

治療期間,志工屢次的探視,戴女經常止不住淚水說明她的感恩,「不是愛哭!其實受苦三十三年,這淚水也是跟過去的苦道別。」2016年1月22日,戴女士參與清水靜思堂歲末祝福,證嚴上人看到她,更勉勵她「要勇敢,加油!」1月29日她接受手術,矯正右腳超過三十年的舊傷,戴女士帶著上人的鼓勵,迎向更艱辛的挑戰。

第二次手術後,戴女士同樣入住臺中慈濟護理之家,除了關照母親,也就近復健,但過程極其辛苦,上了石膏的腿,「骨頭好像種子長芽」,痛到睡不好,簡直度日如年,只要一痛,她心中就浮現上人的話,「遇到困難要自己去突破,解決它。」

一週三次復健伴隨而來的骨頭拉扯,就像針刺的劇烈疼痛,戴女士依然顫抖強忍,慢慢練習,終於逐漸抓到正常走路訣竅。經歷這些過程,戴女士說:「上人就是她的第二個媽媽。」

努力復健 展現成果

近三個月復健後,戴女士復原良好,5月4日終於可以回家。她感恩上人給她重新站起來的機會,回家前當面感謝關心她的簡守信院長,不顧右腳還打著石膏,興奮地走向簡院長,展現復健成果。

千萬種滋味湧上戴女士的心頭,她哽咽地告訴簡院長:「一定認真復健,不讓大家失望。」簡院長笑著貼心叮嚀:「還是要多復健!」相約下次再去看她時,要驗收成果。

戴女士回到家,慈濟志工關懷仍然持續,6月3日,社工師吳宛育專程家訪,關心她的生活起居。戴女士在家是靠著牆面扶手練習走路,現在她已能站起來到廚房炒菜,還可以照顧媽媽幫忙換尿布,生活都能自理,大家為她感到高興。

治療後的復健,戴女士很努力讓自己好起來,展現堅強的一面,「自己幫助了自己」,凡是晾衣服、倒垃圾和炒菜都自己動手,不讓上人和志工擔心。

(文:臺中慈院公傳室 2016/06/15)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