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耕農地好收成 援助弱勢有意義
慈濟基金會捐贈白米以及生活物資,提供「花蓮特殊教育學校」將近三噸白米,解決燃眉之急。國立花蓮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劉于菱感恩地說:「我們自己本身伙食的經費,不夠充足,所以我們都有向外募款,這個時候慈濟基金會的師姊提到可以捐贈一些物資,因此開啟了這樣的善因緣。」
善因緣,不只如此,這一批白米,更是來自慈濟基金會「活化原鄉」專案,鼓勵花蓮鄉親「復耕農地」所收成的稻米。佳民村村民林芳榮歡喜分享:「我感到非常有意義,剛開始種這稻子的時候,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好的一個結果,會有這麼好且很有意義的活動。」

花蓮特殊教育學校目前學生約有兩百人,主要招收全臺「極重度」以及「中重度」智能障礙者。超過九成的學生是「原住民」或「隔代教養」家庭的孩子,經濟弱勢迫切需要外界協助。
「真的,我們非常非常的感恩,這樣子的話可以解決憂慮。我們有非常多的孩子,在他們非常弱勢的情況下,就可以給孩子更好的食材。」校長劉于菱心存感恩。
尊重生命護大地 找到生命新方向
村民親手製作環保趕鳥器材,以尊重生命、愛護大地的理念種植,已經八十一歲的林芳榮,因為這一片田,讓他找到生命新方向。
佳民村民林芳榮說:「我雖然是八十一歲的年齡,該休息了,但是我覺得種這稻子,能送給弱勢的孩子,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真的以後還要更努力。」透過村民親手栽種稻米,讓這分愛的力量持續灑播出去。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葉朝慶 花蓮報導 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