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監獄定期與慈濟基金會合作,舉辦「喜悅重生」專題演講。7月14日邀請更生人,也是慈濟志工的鐘烱元,與現場四百五十位收容人分享,如何把握行善行孝機會,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毒品危害 家庭破碎
高中時染上毒品,吸食安非他命,鐘烱元從十七歲就開始進出監獄。當兵的那段期間,因為毒癮作祟,想吸毒花光身上所有的錢,而他的父母為了幫他戒毒,到處打聽方法,不惜花上三百多萬積蓄,可惜都沒能成功。
安非他命一吸就是十七年,這段期間除了把家裡所有積蓄花光,連房子、車子都變賣掉,但鐘烱元並沒有因此而戒毒,反而染上一級毒品海洛因,把自己的人生推入最黑暗時期。
「四十歲之前進出六次監獄,因為自己的年少荒唐,讓父母傷心,無法真正悔改讓家人不信任。」吸食毒品造成妻子放棄他、家庭破碎,也因為長期在監獄,無法陪伴兒女成長,是鐘烱元最遺憾的事。
面對父母及年幼子女,鐘烱元曾經想洗心革面,但長期與社會脫節,無法面對外界對更生人的異樣眼光,在種種挫折之下一再犯錯,鐘烱元原本以為人生無希望了。在屏東監獄收容期間,有幸遇上慈濟,參與《慈悲三昧水懺》讀書會,於是他的人生開始有不一樣的轉變。
懺悔罪業 努力向善
原本參加讀書會只是抱持打混的心態,沒想到它竟是陪伴鐘烱元走出黑暗人生的重要時期。因為《水懺》入經藏演繹,他開始接觸佛法。經文歷歷在目,一句句偈文像刀一樣刺進鐘烱元的心裡,做了那麼多的錯事,傷害這麼多人,他相當懺悔自己的過去。

鐘烱元出獄後,在慈濟志工楊九如的陪伴下,開始投入慈濟的環保行列,也在出獄後的一年,當起老闆賣豆花。鐘烱元說:「慈濟是一個很好的舞臺,讓我改變;很感恩楊九如師兄,在這段期間無微不至的陪伴我,出獄之後,還協助我開一間豆花店,真的把我們當作是一家人,讓我好感動。」
三年來,鐘烱元每天利用豆花店開張之前,到高雄大橋的慈濟環保站參與環保回收,彎腰學習謙卑,他堅持每天跪下雙膝為父母奉茶,懺悔自己的過去。曾經被家人所放棄,到現在父母對他相當信任,兒女也因為爸爸的轉變感到歡喜,連鄰居都讚歎鐘烱元的轉變,一切的一切……鐘烱元覺得改變後的人生真值得。
喜獲重生 鼓勵獄友
受證成為慈濟志工後的鐘烱元,把握每一次與收容人分享的機會,他說:「懺悔得清淨,多一次的分享就代表著多一次的懺悔,我的心情就會很好、很清淨。」現在鐘爸爸、媽媽走出去時,大家都會說,「你兒子現在做的很好,有在改變。」獲得家人認同、子女願意接受,是鼓勵鐘烱元走出去的最大動力。
舉辦「喜悅重生」專題演座,鼓勵著收容人改過向善,典獄長劉世添說:「非常感謝慈濟的師兄、師姊,全心全力地投入監獄關懷工作,也開闢了這樣的專題講座,鼓勵著收容人,有你們真好!」
正向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鐘烱元以自身經歷,鼓勵花蓮監獄的收容人積極改過向善,也讓收容人的心靈充滿重生的力量,更有動力去面對未來的新人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黃素貞 花蓮報導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