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信守承諾 慈濟再返厄瓜多

$
0
0
「我常常跟我同事講說,來了一年多,大概慈濟來的這段時間,臺灣的能見度最高,而且都是好消息。」臺灣駐厄瓜多商務處代表謝妙宏說。在僑界的支持下,慈濟得以在厄瓜多重災區順利完成以工代賑計畫,包括曼塔、維和港及佩德納萊斯市長,都透過臺灣駐厄代表處對慈濟傳答謝意。

第四梯次的慈濟厄瓜多強震賑災先遣團,在厄瓜多時間7月25日下午拜會臺灣駐厄瓜多代表謝妙宏,謝妙宏除了感恩慈濟在災區所推動的以工代賑,讓臺灣得以在厄瓜多提高能見度之外,也與慈濟志工會談中長期援建計畫合作的可能,期望能透過政府、國際力量與民間團體的結合,讓厄瓜多很快再站起來。

地震後帳篷區 軍方管理設備齊全

厄瓜多當地時間4月16日發生強震至今已四個月,目前政府在受災的兩個省規畫了二十八個帳篷區,大愛新聞採訪團隊在厄瓜多時間7月27日拜訪其中一個帳篷區,驚訝地發現,在軍方接管的情況下,帳篷區不但整齊清潔、井然有序,設備更是相當齊全,足見國民的生活水準。只不過,災民的心聲還是希望早日可以有個安身立命之處。

原本可以入住六百多個災民的帳篷區,目前入住率只有兩成八,有辦法的受災民眾都已經搬出去,留在這裡的都是最需要幫助的鄉親。受災民眾說:「我需要一個舒服的地方,可以讓我跟小孩住。」

單親媽媽安娜悲從中來,她租的房子在地震時倒了,房東卻不願意出具租屋證明。內政部長幕僚艾斯特班說:「她很擔心,因為現在大家都不清楚,到底該準備什麼文件,才能申請公共住宅。」

政府打算興建一千棟公有住宅,一年內要把受災民眾從帳篷區全部撤離,現階段,這裡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大愛臺記者許斐莉說:「打開水龍頭,現在並沒有水供應,這不代表說,帳篷區裡面沒有供應水,而是為了要節約用水,帳篷區裡面,目前每天早上跟晚上,都只各供應四小時,讓災民來洗衣服。」

帳篷區的設備一應具全,包括醫療站、兒童遊樂場、日間照顧中心、廚房……等等,在軍方的軍事化管理下,受災民眾按表操課,努力在變動中活出正軌。

逾千災民待援 改善居住刻不容緩

厄瓜多曼納比省(Manabi)的哈瑪縣(Jama)在強震時損毀了一千多棟房子,大愛新聞特派記者在厄瓜多時間7月28日走訪哈瑪縣的行政中心所在地,發現當地雖然已經開始有小規模的經濟活動,但受災民眾的居住情況仍不理想。

「地震過後四個月,我們在哈瑪縣中心看到經濟活動已經慢慢地恢復回來了。」慈濟賑災先遣團在拜會哈瑪縣長後,也隨縣府人員探勘永久屋的地點,評估援建的可能。

街上小店已經開始做生意,但是經濟復甦的速度有多慢?小販的感受最深。小販艾德溫說:「地震過後就沒生意了,大家都沒工作可做,就只能等政府給一些食物,我們現在很窮。」

哈瑪縣長安和說:「那些帳篷區的災民是直接住在土上,他們非常絕望,也很容易生病,所以不論是住帳篷或收容所的災民都很期望可以搬到自己的房子,這樣才有回到家的感覺。」

隨著急難救助階段的結束,地方政府所分配到的資源也跟著減少。在縣府人員的陪同下,慈濟志工探勘了幾個地點,評估援建永久屋的可能。慈濟賑災先遣團領隊葛濟覺說:「我們今天很高興地得知縣政府(表示),只要我們有意願,他們可以配合我們,給我們三通(水電路)一平的土地,讓我們去規畫。」

如何讓一千三百多位災民儘快脫離無殼蝸牛的日子,國際資源的挹注在此刻顯得更為重要。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許斐莉、邱品豪 厄瓜多報導2016/07/29)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