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單心的孩子 讓父母不擔心

$
0
0
可愛的動物造型氣球、五彩繽紛的手風車等布置,還有中區慈青同學穿著動物布偶裝,營造出溫馨童趣吸引小天使的目光。

8月7日上午,慈濟中區人醫會與社團法人臺灣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於慈濟臺中分會,為先天性心臟病病童及家屬共二百零八人舉辦父親節感恩會活動,希望透過醫療專題講座分享、家屬經驗傳授,讓病童家庭不孤單,勇敢面對挑戰。

會場中,協會與慈濟志工們熱絡招呼聲不斷,同時也是慈濟志工、人醫會醫師的協會理事長陳豐霖表示,推展心臟病的早期防治是協會成立的目的,藉著家屬照顧病童的經驗分享,傳授給同樣病友的父母,讓治療得到良好成效。也希望透過慈濟人文薰習,讓小朋友能見賢思齊,將來以自己曾經是病人,再去幫助其他的病人。

亦師亦友 陪伴過關

時而交頭接耳,時而搭肩拍背,劉姓父子倆猶如兄弟般,絲毫無距離感。劉姓青少年病友就讀國中,是先天性單一心室心臟病患,無法做劇烈運動、走樓梯上樓也會喘。劉爸爸是一位公務員,劉媽媽則全心照顧兒子,目前也在協會承擔志工,親子間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劉姓青少年病友出生之後,陳豐霖醫師檢查出他的心臟異常,從此頻繁的進出醫院。在經歷三次心臟手術,他堅強勇敢與死神拔河而活下來,現在從外表也看不出有異於常人之處。談及這段心路歷程,劉媽媽哽咽著,不捨兒子受苦之外,願意以自身陪伴孩子的經驗分享,為同樣是病童的父母加油打氣。

當時,一家人為了劉姓青少年要開刀住進加護病房而準備,夫妻倆對著兒子說:「我們都很愛你,你要勇敢喔!不要放棄自己。」看見母親難過的樣子,當時才五歲的兒子,卻觀察入微地問:「媽媽,妳在哭嗎?」為了讓母親放心,他體貼地說:「媽媽,妳不要擔心啦!我會很好的。」小小年紀就懂得讓父母放心,卻將自己的惶恐埋藏在心。

「媽媽知道,你一定會很勇敢。你雖然人在裡面,可是我們的心,卻都在一起。當你想媽媽的時候,你就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媽媽就會在你身邊。」劉媽媽用這種方式鼓勵兒子,經過七個小時漫長的等待,順利完成手術。

表達關愛 不棄希望

隨著時間過去,兒子進入多愁善感的少年期,對生命開始產生無力感,他問:「媽媽,我不知道哪一天會不在。」面對生死的大哉問,劉媽媽回答:「人的一生能活多久,並不是很重要,重要是你從來都不後悔。人對自己的下一秒,是無法掌握的,只要用心活在當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孩子每天都會抱母親俏皮地說:「媽媽,我愛你!」如此舉動,劉媽媽總開玩笑地對他說:「不怕被人家說是『媽寶』?」然而她也很感恩地對兒子說:「謝謝你!來當我的小孩子,不管我們可以相處多久,我都會珍惜這段緣份。」

曾任教師的劉爸爸表示:「帶孩子跟帶學生一樣,和他做朋友慢慢的引導,當孩子為考試成績心情不好時,我會安慰他說不要放棄,下次加油就可以了。」

貼心的劉姓青少年在父親的耳邊說:「很謝謝爸爸,一直以來的照顧,陪伴在我身邊,心情不好時,給予安慰。」而他自己的夢想是「希望把心臟病治好。」

人儘管無法選擇父母、子女、健康和財富等外緣,卻可以透由付出愛與關懷,不僅豐富自己的生命,更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一場父親節感恩會,讓親子在互道感恩的活動中,讓愛的能量流動,將病苦轉化為一份生命的禮物。【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廖淑美 臺中市報導 2016/08/0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