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新加坡分會一直在提倡環保,於2016年5月28日傍晚,慈濟志工受邀到白沙購物中心(White Sands Shopping Centre)戶外的露天電影欣賞會去宣導環保與帶動,志工也把宣導環保的觸角,延伸至6月19日下午於購物中心圖書館舉辦環保講座。
推廣資源分類 保護環境
在這露天電影觀賞會,車子可直接駛入購物中心旁一大草地內,坐在車裡觀賞電影;一般民眾也可坐在銀幕前的野餐墊子,一邊觀賞電影,一邊享用美食,重溫野餐的樂趣。只需付入場費,民眾即可享受免費的爆米花、棉花糖……現場還有由其他慈善團體所設立的攤位和幸運抽獎。

當天,志工分別在場地放置六個回收桶,個別貼上塑膠、紙張、玻璃、鋁罐、鐵罐與其他的標簽,方便民眾分類,也分派志工在各個點做引導。當民眾用完餐飲後,手裡拿著垃圾走到桶子前,即將要丟棄時,負責站崗的志工連忙引導他們,將寶特瓶、玻璃瓶、塑膠袋、紙張等,投入不同的回收桶。讓隨手輕易一丟的動作,改為想一想再丟,在志工引導下,大多的民眾都能紛紛響應分類。
落實資源分類 降低浪費
從新加坡環境調查(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顯示2015年國人的垃圾數據,新加坡人每天產生約8,402噸垃圾,且在民間戶外大型活動後,一般會在現場留下不少的垃圾,主辦單位往往是外聘清潔公司來維護環境的清潔。

不僅老闆與志工一起做分類,同時也動員他的員工把收集回來的「垃圾」,仔細分類一番,將可回收的物品變成「資源」。陳國華說:「第一次做分類,以前總是將一袋袋收集到的垃圾往焚化爐裡送,不了解該如何分類,也從來沒想到把物資回收環保。」老闆有了分類觀念,也是宣導環保的收穫。
電影觀賞會結束後,慈濟人將環保物資載至環保站回收,而剩下無法回收的物資則由清潔公司車載走。「感恩您、祝福您」,看到志工真誠的付出,陳國華感恩志工。
慈濟與購物中心合作,以不同方式貼近民眾,期待能開啟更多的民眾一起提升環保意識。【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南凱、葉惠瓊 新加坡報導 201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