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慈濟志工3月1日於東區展開新春第一堂親子成長班課程,課程活動採分組進行,家長們把教室當廚房,認真學習「無煙料理」,再加上「飲食六心元素」,以清淨、等待、恭敬、感恩、尊重、愛成就好滋味;孩子們聚在一起「手牽手、心連心」,從遊戲中學習靜思語。
心手相連度難關 合群互愛解心結
隨著分組活動,志工詳細說明「手牽手、心連心」遊戲的規則,「自己的手只能牽對方的手,或者是第三人的手,之後要想辦法把手解開來再圍成一個圓才算成功。」知足班小朋友分成兩組進行時,在第一回合得了第一名,孩子們都覺得好好玩,可是又覺得好緊張,有些人卻發現自己的手好像快要抽筋而不聽使喚。
第二回合比賽開始,知足班的小朋友落後了,結果是經由求救才解開的。他們發現原來是兩組合併成一組,人數變多了,手才會打結。課程引導同學在上課中若遇到解不開的問題時,可以找老師幫忙處理,誠如「靜思語」所說的:「遇事,若能平心面對,很快就會度過。」
包容班的品賀小朋友發現手牽手、心連心的遊戲非常有意思,雖然一開始彼此會因意見不合而爭吵,後來有一位夥伴就站出來說:「我們不要再吵了,我們應該合群,一定會有辦法解開的。」他認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靜下心來才能解決問題。

影片中,小粟子上課不專心,是因為他前一晚被蚊子叮到,害得他整晚沒睡好。當方丈告訴小粟子要怎樣才能解開錦囊,唯有用最簡單的想法自己來解決,或找出問題點找大人幫忙解決。因為事出必有因,小粟子終於找到戶外有一個裝滿水的水缸,把水倒掉之後就不會再長蚊子,也順便把環境整理得乾乾淨淨。
學員從遊戲中體會靜思語的妙用,而陳澤寶老師則透過《唐朝小粟子》的故事作例子,來讓大家省思,「人生須面對很多重要的抉擇,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事出必有因』,要找出問題在那裡?也希望孩子們學會省思。」
無煙廚房有人文 從心做起不困難
令人嚮往的「無煙料理」課程,在講師游孟雅的指導下,家長們個個興奮不已!大家都很專心聽講,有人細心做筆記,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勤學習。
「桂花釀」是現炒的,採自臺南靜思堂四周圍的桂花樹,稍作清洗再瀝乾水分,放入鍋內與冰糖一起拌炒至結塊,即可沖泡茶水喝。在大家的期待下,每個人手端一只碗,排隊取一瓢匙,小啜三口,細細品嚐茶香人文香。
游孟雅和大家分享,學烹飪是被環境所造就出來的,但卻一鳴驚人同時取得多張執照,並在慈大社推擔任烹飪講師,報名人數堂堂客滿。而今她所要強調的是「慈濟人文」與廚房的微妙關係。
游孟雅小時候就從媽媽身上學到廚房的禮儀及尊重。例如一個女人在進入廚房之前,就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儀容,在廚房內不能有任何聲音,這表示對「竈神」應有的尊重;洗筷子成雙成對不能發出聲響;洗菜葉是用手洗而不是用水大力沖;洗碗盤時,從小的碗碟開始洗,再洗容量較大的碗盤。游孟雅說,「媽媽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而啟蒙的地點就在廚房;很多家長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而不自知,等孩子稍稍長大了,有關廚房的大小事情什麼都不會做,實在很可惜!」
在「無煙廚房」料理之前,人文課程是少不了的,「一個孩子行為舉止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媽媽。」游孟雅說著:「小時候,不小心將水龍頭開太大了,媽媽的手馬上會打過來。」這小小的舉動讓她記憶猶新,「特別是在吃飯的時候,大人最好不要罵小孩。」廚房對於生活的意義是賴以生存的地方,卻也讓她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學習烹調心歡喜 六心元素好料理
游孟雅一一完成「義式蘑菇湯」、「青醬材料(九層塔醬)」、「綠豆糕」,並且送到每位家長面前供品嚐,無限幸福的滋味呈現在眼前。媽媽黃琛惠說,偶爾她心血來潮就煮個簡單的料理,老公及孩子都嫌不好吃,也就失去信心而懶得動手。但是今天的課程讓她有所收穫,做一道好料理不再是件難事,只怕是自己不肯用心學習罷了。

曾經上過游孟雅烹飪課的媽媽陳薇蘋用心做筆記,她提到在烹飪課中學習到的不只是烹飪技巧而已,還有許多人生哲學在裡頭。她舉例說明,「比如一塊豆腐,孟雅不是教大家這塊豆腐有多營養、吃了會有多健康,而是教大家要學豆腐的精神,做人要方方正正、有韌性、有彈性。」為了家人的健康,陳薇蘋期許自己在廚藝多下功夫。
周碧慧上了這堂課才知道好料理必須從「心」做起,她說:「每一道看起來都很簡單,但是平常我只會想到孩子喜歡的口味,反而忽略老人家的需求。最近婆婆的牙齒正在做,換新的,這幾道料理剛好適合婆婆的口味,我回去後一定馬上動手做給婆婆吃。」
郭素蓮阿嬤帶著孫子來上課,平時她就很會煮食,辦一桌好料理對她而言並不困難。但是今天讓她學到的不是快、準就好,好料理是需要慢慢的、有深度的,再加上「飲食六心元素」,以清淨、等待、恭敬、感恩、尊重、愛成就好滋味。
兩隻手就是煮食最好的工具,為什麼許多人還是喜歡外食呢?課程活動讓大家法喜充滿,孩子們有說有笑,家長們更是信心滿滿!志工羅才芸表示,過年期間大家吃得太豐富、太油膩了,所以特別安排「無煙料理」的課程,讓大家能從「心」做好料理,透過學習也希望家長們能提供寶貴意見讓課務團隊參考,並期待下個月能帶給學員們不同的體驗與驚喜!【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官書羽、陳淑貞 臺南報導 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