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手淨灘 保護環境
9月11日,清晨六點半,天剛要露白,慈濟志工與親子們一行四十五人乘坐巴士浩浩蕩蕩出發。沿著公路穩妥前進,穿越路旁的綠葉棕櫚園和淳樸的馬來村落,行駛約四十分鐘,首站,先到達風光明媚的丹絨巴嶗海灘進行淨灘。
擁有三億年的岩石層,細沙潔淨,蔚藍海水的丹絨巴嶗海灘,吸引許多慕名而來的愛好野餐者在海灘上紮營露宿,也有少許遊客在海邊戲水,從而產生許多垃圾,污染了環境。
活動一開始,志工帶動親子們一首輕快活潑的團康歌曲〈勤練健身操〉,讓大家熱身活絡筋骨。爾後,志工徐佛賜為大家講解今天淨灘的意義,並教導大家環保十指口訣,以利辨別可回收的物品或垃圾。解說畢,志工分派淨灘的工具給親子們,大家開始攜手淨灘了。
孩子們在父母及志工的陪伴與教導下,將沙灘上的垃圾和環保物用夾子夾起,放進不同的袋子。孩子們宛如環保小尖兵,頂著太陽,不畏骯髒,身體力行救護地球。

原本為兩名孩子報名參與淨灘的家長姚秀玲,卻因兒子的學校有武術比賽不能來,只帶了女兒陳素沁來參與,當陳素沁聽說要去海邊撿垃圾時,愛乾淨的她非常不情願來。
但來到海邊之後,看到其他同學都不怕髒臭,紛紛伸手彎腰去拾海灘上的垃圾,陳素沁也不落人後,即刻加入淨灘隊伍,伸手撿拾垃圾,並加以分類。姚秀玲看到這一幕,感到慶幸有帶孩子來淨灘,讓她透過身體力行了解保護大自然環境的重要。
首次參與淨灘的學員劉品揚,跟著父母一起沿著沙灘拾寶,他發現有許多零食包裝袋、塑膠瓶、免洗餐具等,甚至紙尿片都被隨處亂丟。在旁陪伴的爸爸劉漢寶解說道:「許多海洋生物就因誤食塑料類等垃圾才造成死亡的。」這樣實際的參與讓劉品揚宛如上了一堂別具意義的課,終於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雖在沿途中,許多遊客投以奇怪的眼神,驚訝的表情,但是劉品揚的媽媽杜雅莉反而把握機會趁此與他們互動,分享做環保的意義,將有用的資源再循環,把垃圾清理乾淨,使沙灘變得更潔白美麗。一位印度大哥馬上把手上的空鋁罐放入回收袋子裡,且讚歎親子們守護大地的行動。
果園見學 獲益不淺
離開海灘,大家移步至附近的迪沙魯水果園,果園的導覽員吳亨利帶領下,親子們進入這個擁有面積八十八公頃的有機栽種法的熱帶果園參訪見學。

平時鮮少接觸大自然的孩子們,仔細聆聽導覽員的分享,從中也認識植物的種類和藥草的療效,更明白保護自然生態的意義。
經過將近一天的戶外課程,學員們跳脫課堂上的刻板教學和虛擬的網絡,有了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孩子們在父母及志工的陪伴與教導下,到丹絨巴嶗海灘進行淨灘,還去參訪迪沙魯水果園,這樣的活動安排讓學員們增進見識,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同時也促進親子間的和諧關係。【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杜雅莉、張彩鳳、張小慧 馬來西亞報導 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