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庇護孤兒 免於失所沈淪
論壇發表人印尼努魯亞・伊曼習經院院長烏蜜.瓦黑達女士,在1998年雅加達暴動時發現很多孩子沒辦法讀書,她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夫妻倆開始興辦習經院,提供從學前至大學的孩子免費且高品質的教育,學生們在就讀過程中,全部免費包括吃、住及健康照顧等等。
烏蜜.瓦黑達院長說:「我們的學生來自印尼各地,其中有孤兒、遊民或因家境貧窮而被拋棄的孩子們。」
印尼慈濟志工ATENG的父親往生後,安葬在習經院旁邊,有一年ATENG去掃墓,看見習經院漆著紅白色的牆壁,原以為是一座廟宇,所以他走了進去,出來應門的是烏蜜.瓦黑達的先生哈比比長老。ATENG問:「為什麼要把牆壁漆著紅白色?」哈比比長老說:「這是印度尼西亞的國旗顏色。」就是習經院與慈濟結下善因緣開始。
援助帶動自立 交流無礙信仰
2003年,ATENG帶著他們夫妻去見印尼實業家郭再源、黃榮年二位慈濟志工,並告訴他們在習經院幫助當地學童的困境。從此,慈濟開始與他們有了互動,除了物資的濟助,慈濟志工也教導他們要自立更生。

除了教做環保,慈濟每年也捐大米給習經院,持續了好多年,讓院內孩子免於斷炊之苦,但烏蜜.瓦黑達自己也為習經院募大米;她也感恩慈濟一年兩次的義診活動,幫忙了很多的孩子,尤其遇有較嚴重的,慈濟就會以個案來處理,來協助,一直關懷至今。
目前,慈濟也在習經院開設中文班,教中文、教靜思語與手語教學。院內的孩子畢業後,也都會到別的學校推廣,甚至於到印尼政府的學校,教孩子中文 ,把靜思語傳承出去。
論壇結語時,烏蜜.瓦黑達女士強調習經院幫助孤兒,讓這群孩子不會因為貧窮而走向偏激極端之路,安穩地仰賴信仰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她說:「其實在印尼不管是什麼樣的宗教信仰,不論是回教、佛教、孔夫子教、基督教都是一樣,就是一個愛,就是要去做。」
(文:古敏華 新店靜思堂報導 2016/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