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19

生命帶生命 慈濟贈書16校

$
0
0
【新聞稿】慈濟基金會以「撒播種子、灌溉書香,以愛暖心、一生無量」為主旨,10月12日於水上國小舉辦「陪伴小草長大」公益活動,內容分為「喜閱書苑公益書展、經典雜誌攝影展、混障綜藝團贈書感恩會」三大主題,邀請生命鬥士劉銘率「混障綜藝團」演出,分享生命奮鬥故事外,為推動全民閱讀,並舉辦捐贈優良課外圖書給嘉義地區的十六所國中小學,提升小朋友的人文素養外,也讓孩子的生命有不同的機會與視野。

校長經驗談 教育翻轉人生

水上國小校長蔡淑玲感恩慈濟長年推動生命教育、品格教育以及生態環境教育,為臺灣教育開了一扇窗,讓陽光帶入灑進校園,照入孩子的心裡。綜觀現今父母疼愛小孩,過度保護反而讓孩子失去伸展生命的機會。

她認為生命教育應是讓孩子如蝴蝶自行破蛹而出,才能培養出毅力與剛毅韌性,是用生命帶動生命的傳承,不論身處環境如何,都是通往靈魂的直達電梯,當年老時,回顧生命歷程才會回甘。

擁有十一年小學校長資歷的蔡淑玲提及自己的成長歷程,出生番路山區,因為家境貧困,加上過去交通不便,每每從山上走到山下要花一整天,途中還赤腳靠跳石頭過溪流。正因為經歷貧苦也曾跌倒,體悟蹲下是為了跳得更高,所有的苦難都是生命的養分,讓她了解唯有透過教育才有希望,因而從小立志當老師,期許教導孩子從他人困厄的生命中看見自己擁有的美好,回到良善本質並培養柔軟心。

好書贈學校 陪孩子同成長

活動除了贈送優良讀本書給嘉義縣內十六所國中小學外,還邀請跨身障別團體—混障綜藝團表演,透過每一位生命勇士的生命故事,向孩子們傳遞每個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獨一無二個體,並鼓勵所有人從閱讀中,產生對生命的深奧思考。

慈濟志工王壽榮表示,教育不是一件立竿見影的工作,而是一項長期的陪伴工程,需要時間的蘊釀與空間的陶冶。慈濟的人文教育是讓生命有深度,教育志業則讓生命有希望,所以教育孩子要從根本開始,從幼教開始陪伴一直到大學,使孩子們在愛的教育下,一路長大成人,這是陪伴小草長大活動最終目標。

慈濟基金會表示,隨著臺灣生活品質的提升,深盼社會上愛心人士能多關心學童的教育問題,也期望藉由攝影展、書展與贈書活動,能提供老師多元教材的運用,給孩子一個優質的閱讀環境;透過影像探討生態與食安問題;身障者的分享燃起對生命的熱情,讓孩子們在愛的教育下,一路長大成人。

(文:張庭涵、鍾易叡 報導: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2016/10/12)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19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