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全省五個縣市的四百三十三位學員,於10月14日分別經由南迴鐵路及北迴鐵路,回到了花蓮的心靈故鄉,參與「2016年雲嘉南高屏區培訓委員慈誠花蓮尋根暨精神研討會」。
五根五力 道心堅齊精進
下午三點,全體齊聚於花蓮靜思堂講經堂,舉行「開營典禮」。隨後,「回首當年」、「大捨之愛育英才」、「飲一杯智慧的水」,以及「反觀自性--拜願」等課程,陸續在「法」的因緣下陸續展開。
開營時,德(耒英)師父期許大家邀更多人,來承擔上人要弟子做的事;也期許能天天薰法香,像海棉一樣吸取法水。「受證只是一個開始,不可能沒有挫折,遇到時怎麼走過?用上人的法來洗滌無明煩惱,希望人人道心堅固,不受外在的風風雨雨影響。」
這一梯,五縣市的培訓委員慈誠第一次齊精進。當德(耒英)師父向上人報告時,上人稱五縣市合起來為「五根五力」,將成為慈濟最大的後盾,道心堅固不受外力影響,共同精進菩薩道上。
回首當年 在克難中走過
「剛回來,沒有什麼休息,就分秒不空過……」「回首當年」這堂課,德慈師父如慈母般砥礪學員。身為上人的第一位出家弟子,德慈師父緩緩道出當初上人的期許:「你們是第一代的弟子,要有吃苦耐勞、犧牲奉獻的精神,以及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準備。」

「今日的分享,希望大家多了解。當人間的活菩薩,能付出就是一分無形的福報,是別人拿不走的。」德慈師父諄諄叮嚀在場的每一位學員,並給予最深的祝福。
智慧法水 洗滌心中無明
「飲一杯智慧的水」是每位培訓慈誠委員尋根時心靈的依附。學員向精舍師父面對面請益,不管在職場、家庭或人我是非中,尋求解惑。
德宛師父勉勵學員,行菩薩道最重要就是要改習氣。「上人關心弟子慧命是否增長?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不同,只要常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沒有不能解決的難題。」
「是是非非自己濾,不留心中壞種子。」德宇師父給予學員祝福和期許。「自己吸收了佛法,有所體會並有了改變,身旁的人看到了,自然有所感受,才能進而影響別人;心會苦,主要還是來自於觀念的差異。」
學員請益 師父以法相會
德格師父很高興能和大家以法相會,「大家即將接受上人授證,我是由新加坡海外回國,十年前受證。上人說,做慈濟就是修行。每個人來慈濟的因緣不一樣,感恩今生得遇明師,不管出家眾或是在家修行,都是上人的第一代靜思弟子。」

來自嘉義的曾威超也請問德格師父:「在撿菜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菜蟲,要如何處理?」師父回答:「因為精舍菜園所種的菜,不使用化肥或農藥,所以多少都會有菜蟲。若發現有菜蟲,會挑出來放在桶子中,再放生到離菜園遠一點的地方。」
雲嘉南高屏五個縣市的培訓學員乘坐火車,千里迢迢分別經由南、北迴鐵路前來,一同在花蓮心靈故鄉齊聚共修。期待這分殊勝的情誼,能夠在培訓尋根之後,繼續綿延下去……
(文:陳慶瑞、陳令凰、林香秀、吳惠富、陳麗英 花蓮報導 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