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孩子可看見 阿母走出來了

$
0
0
「啊……」一陣淒厲的叫聲,劃破臺中慈濟醫院國議廳原本的寂靜,每個人的目光同時投向舞臺上。由演繹的情境人員,隨著尖叫聲撲倒在地;舞臺另一邊,社區志工陳慧春也跟著倒地,在舞臺地板痛苦挪移……

雖然已經冬天,儘管已屆歲末,新的一年即將到來,12月9日晚上,臺中慈濟醫院六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社區歲末祝福,整個國議廳座無虛席,人人專注看著舞臺上正在演繹的〈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序曲〉。

母親喪子之痛 因演繹經文而釋懷


臺上演繹志工陳慧春,2015年中秋節,面對三十八歲愛子突然往生,留下二個年幼摯孫。這樣的骨肉生離死別之苦,她終日以淚洗面,甚至起了輕生念頭,在慈濟志工陪伴接引下,陳慧春參加了2016年的〈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序曲〉演繹。

沉重的樂音緩緩流瀉,不管彩排過多少次,每到「宇宙洪荒,大地蒼茫,生老病死,幻化無常……」這段經文時,陳慧春往往泣不成聲,甚至中斷演繹。

平時都在社區聯絡點練習及彩排的陳慧春,這一天因為離正式演繹僅剩一週時間,演繹人員們開始來到表演的臺中慈濟醫院進行彩排,忍著看到醫院就會想到驟逝兒子的悲傷,陳慧春不得不踏進醫院大門。

「美琦師姊,我在慈院門口,可是,我走不進去怎麼辦?」陳慧春打給志工楊美琦,放下正在六樓排練的菩薩們,志工楊美琦接起電話便急急下樓,當楊美琦挽著陳慧春顫動的手,緩緩走進醫院大廳,陳慧春的眼淚像湧泉般,沿著憔悴的臉龐滾落下來。

雖然陳慧春對於演繹的經文,還有踏入臺中醫院時,總會因為思念礙子,而淚流不止,但是經過志工不斷的陪伴與開導,以及先生江顯賜的鼓勵,陳慧春在正式演繹的這一刻,終於不再哭。

隨著角色的上臺與下臺,她帶著對獨子的愛與思念,成功地將演繹圓滿的呈現。江顯賜和媳婦帶著二個愛孫,坐在第二排靠中間的位子,目不轉睛看著舞臺上的陳慧春,相信熟練動作的她一定可以順利演繹。

走到臺下,陳慧春終於笑了,將雙手搭在愛孫的肩上,她的臉上綻開了久違的笑容,發自內心的說:「再給我一段時間,只要我的二個孫子不用我接送上放學 ,三餐不用我張羅,就要跟著美琦師姊出來當社區志工……」聽到陳慧春的心願,志工和家人們都再次為她加油打氣,並且給予祝福。

父母以身說法 兒子從反對到為傲


曾經因為受媒體以及輿論影響,讓賴宜賢與賴忠毅兩兄弟都反動父母參加慈濟志工,弟弟賴忠毅表示:「慈濟有很多負面新聞哪!」但是話鋒一轉,賴忠毅提到,不管是贊成或反對,或是負面新聞帶來的報導,其實都要以實際看到的為依據。

兄弟二人看到父母親長期在社區的付出,兩人如何做志工,又做了哪些事。賴忠毅說:「有些事情是對的,他們必須去做,回到他們的初發心。我們看見父母親給我們的,是最好的示範。」

哥哥賴宜賢也提到,一年來,慈濟志工做了很多事情,除了大愛臺,其他媒體很少在做報導。但是,透過歲末祝福,可以讓會眾看見他們在這一年間所做的奉獻和付出,不論在臺灣或全世界,都有他們的足跡。

因此兩兄弟專程提早下班到臺中慈濟醫院六樓國際會議廳,參加社區歲末祝福。舞臺上鐘鼓齊鳴,震撼人心,演繹人員肢體動作曲張有力,步步生風,讓坐在臺下的賴宜賢與賴忠毅兄弟,屏氣凝神,專注臺上的演繹。

但是兄弟二人觀賞的不僅是演繹,他們目光所追尋的,還有參加演繹的父親賴永霖的身影。尤其透過歲末祝福的影片,讓觀眾們看到慈濟這一年來對全世界的付出,賴宜賢繼續說:「我會感動,不只因為是自己的親人在做,還有全世界的慈濟人都在做。」

現在兄弟二人不只改變了原先的想法,也更受到慈濟志工及雙親的感動,對於雙親加入慈濟甚至引以為傲。

接受眾人祝福 但願人人離苦得樂


隨著〈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序曲〉演繹到後段,經文一次次的反覆,司儀邀請因身體病痛或家庭突遭變故的會眾,上來至舞臺或是原地起立,在體會「生老病死,幻化無常。」等人生苦相之際,透過眾人的祝福,皆能遠離病苦得安樂。

戴著口罩已經開過三次大刀的林秀鳳,在先生莊三元的陪伴下,也在座位上站起來,接受大眾的祝福。林秀鳳長期在小學擔任愛心志工,在好朋友,也是慈濟志工詹淑惠的邀約下,夫妻二人每年都會參加歲末祝福。

「我每年都來,每年都很感動。」本業從事窗簾生意的莊三元說著,摘下眼鏡,用手抹了一下雙眼,繼續說:「慈濟實在很令人感動,做了那麼多善事,我們當然要用實際行動來支持。」

而首次參加歲末祝福的陳雅蘭,是由好鄰居黃金菱陪伴前來。陳雅蘭以低緩的語氣提到,在她身罹病痛或是遇到困難、徬徨無助時,黃金菱都會主動為她排解憂愁,讓她能寬心養病,今晚更親自帶她來參加歲末祝福。

「今晚的所有節目,都讓我非常感動,也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做些善事。」懷著歡喜心來參加歲末祝福的陳雅蘭,也領了一支竹筒回家。她希望盡己之能,累積小錢,發揮大愛心,幫助有需要的人。

多造一分善福 留下人生亮麗足跡


時序的腳步向後推移,慈濟從「竹筒歲月」啟始,粒米成籮、滴水成河,匯聚眾人之善心、善念,深耕臺灣,足跡跨向國際,遍及五大洲九十六個國家。「苦難的人走不出來,慈濟人用愛走進去。」走過人禍、天災不斷的2016年,只要有慈濟人在的地方,愛與關懷苦難眾生的足跡就不間斷。

靜思精舍德佩師父在開示時提到,慈濟人「走前腳,放後腳。」(臺語),在慈濟邁入第二個五十年之際,將每個人點滴的愛心,遍灑在有需要的地方,希望大家加速淨化人心的腳步,接引更多人行善。

此外,德佩師父也代表證嚴上人與精舍師父,帶領大家為新的一年發下好願,要惜福愛物,人人茹素,以點滴的累積,拯救人類、保護大地。最後師父期勉會眾:「跟著社區慈濟人行善的腳步,為世間多造一份福,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亮麗的足跡。」【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魏玉縣、何麗華 臺中報導 2016/12/09)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