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生命勇士卡關 園丁拉一把

$
0
0
「阿美一直陪伴我,鼓勵我走入人群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從小罹患小兒麻痺的李寬正,曾因為家中變故罹患憂鬱症,如今卻已是一位環保達人。

克服身障 勤做環保

二年前李寬正在慈濟志工張春美的鼓勵下,走入暖暖環保站,從此精神上有了依靠,漸漸揮別心中的陰霾,找到生命中的春天。

「您今天要做甚麼?我幫您拿?」「我要剪寶特瓶蓋。」李寬正用手抓著腳踝,蹲著一步步走向工具箱去拿剪刀和手套,志工早就幫他拿好整簍的寶特瓶及椅子,他一蹬就坐到板凳上,俐落的身手,不一會工夫就將整簍寶特瓶蓋剪完。

環保站裡志工對他非常照顧,總是會幫他端茶水、盛飯菜,感情就像是一家人,讓他感動不已。因此,每週兩次的資源回收日,無論是豔陽高照或颳風下雨,總是會看到李寬正克服肢體障礙的不便,騎著比他身高還高的特製三輪摩托車到環保站,兩年來他從不缺席。

喪父之慟 陷入憂鬱

李寬正六歲時高燒不退,就醫後確認患有小兒麻痺,從此拄著拐杖上下學;父母對他非常疼愛,陪他上課還帶他四處求醫,期望能治療好他們唯一的獨子。最終,卻還是無法如願。

從小李寬正的成績非常突出,與同學間相處也很融洽,同學們都會主動給予協助;高中畢業後考取東海大學,大二時因父親工作發生意外而導致失明,他毅然決然休學在家照顧父親,並先後到貨櫃公司及電子公司上班,直到2007年父親往生。

喪父之慟,對李寬正是個無情的打擊,因無法承受而罹患憂鬱症。經營早餐店的嬸嬸成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無怨無悔地照顧李寬正的生活起居,讓他無需為生活擔憂,但李寬正卻為憂鬱所困,遲遲走不出來。

愛的陪伴 心開意解

「剛看到寬正時,他的眼神是空洞的,不敢直視對方。」志工張春美回憶起多年前對李寬正的第一印象。

自從李寬正失去了親愛的父親後,開始封閉自己,每天把自己關在家裡,不想見人;時間久了仍然無法走出傷痛,導致心情鬱悶,全身痠痛愈來愈嚴重;後因長期缺乏活動,甚至到無法使用拐杖,只能蹲著走路。

張春美對李寬正總是耐心地傾聽與陪伴,時時關心他,鼓勵他要好好保重自己,把身體照顧好,將來一起來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經過了六年的陪伴,張春美看到李寬正已經能夠獨自出門,騎著特製三輪摩托車到街上到處逛逛,嬸嬸說:「寬正已經會和朋友出去喝咖啡聊天。」張春美聽了,甚為欣慰。

有愛無苦 付出良能

於是,張春美開始邀約李寬正一起來當環保志工,嬸嬸也鼓勵他「多做一點!」想到可以減碳救地球,李寬正心動的馬上答應了,並且開始行動。

從2014年開始,李寬正踏實地走進環保站,主動承擔寶特瓶分類的工作,做得快速又有心得,從此日子過得有意義。李寬正回想起第一次走進環保站的感動,他說:「那時看到每個人很拼命地在搬運東西、彎腰分類,大家不怕手髒,也不怕東西重,做什麼都很認真,很高興看到他們的身影。」

兩年來李寬正感覺心裡比較踏實,生活有了重心。他告訴自己,有能力想做就要趕快做,寶特瓶可做毛毯救人是好事。於是他將感動化為動力,發願要發揮良能,他說:「我要做到無常到的那一天。」

「寬正,洗手吃飯了!」李寬正聽到志工的呼喚,馬上將工作停下來,把手套及剪刀歸回原處。大家一起用餐時,志工們忙著端來番薯籤、飯菜及水果給他吃,不一會又幫他加菜,問他:「好吃嗎?」他笑笑地說:「好吃!」木訥的李寬正雖然話不多,但環保站暖暖的愛,讓他心開意解,每天過得充實又快樂。

心靈膚慰 備感溫暖

12月17日,張春美邀約李寬正來參加基隆區的歲末祝福暨感恩會,活動中從《2016年慈濟大藏經》影片中,他看到敘利亞難民的苦難,心有所感:「要鼓勵更多人來做環保、愛護地球,寶特瓶回收分類可以製成毛毯救人。」李寬正也深深體悟到,「我這樣的身軀都能做到了,大家要趕快來做!」

當李寬正從精舍師父手中領取到福慧紅包時,心中充滿感恩,他說:「領到紅包那一刻,猶如菩薩在膚慰我的心靈,感覺好溫暖,好溫暖!」

有愛就沒有苦,李寬正接受志工滿滿愛的陪伴後,啟發他心中的善種子;願意伸出雙手保護大地,全心全力付出自己的良能;他終能走出陰霾,迎向陽光。【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珉珠、沈能情 基隆報導2016/12/1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