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志工舉辦歲末冬令發放圍爐活動時,「春聯書法區」一直是每年人潮駐足的區域,很多會眾、照顧戶觀賞和隨喜取幾幅自己喜愛的應景書畫,帶回家過年張貼,讓「靜思語」除了是春聯也是激勵人心的智慧法語。
靜思春聯 淨人心
七十九歲獨居的劉爺爺走到書畫春聯區,他說:「這區我最喜歡,平時都會寫靜思語小卡片與鄰居和朋友結緣。」劉爺爺平時都會翻開《靜思語》來閱讀,每每看到「靜思語」心中感觸良多,覺得都說到他的心坎裡。

劉爺爺拿到了幾張「春」、「福」及「吉祥如意」的好話,他說,回到家要把它貼在書桌前和樓梯大門口,並祝福大家新年平安如意!
八十一歲的鄭阿嬤帶了一個竹筒「回娘家」,她說投竹筒是日日存善念,有時投一元、五元或十元不等,是要為子孫存善存福德。
當書畫老師為鄭阿嬤書寫及畫出應景的雞年圖案時,她不時頻頻地讚歎書畫之美:「老師好棒喔!竹是我最喜愛的,畫的好像真的;應景的雞也畫得活靈活現,有數顆雞蛋、二隻小雞,這是一幅祝福子孫滿堂,吉祥如意的畫作。」當收到書畫作時,鄭阿嬤隨即也在書畫區,投下她日存的善款。
歡喜結緣 迎新年

「書寫一張春聯送給照顧戶,就是一分的祝福。」李木卿每每看到照顧戶收到春聯時,臉上露出的歡喜心,當下就想到,「感恩有機會付出!」
因為要將書法寫得更到位,七十四歲的李木卿一直都站著寫書法。他寫靜思語書法已有十二年的時間,他說:「『靜思語』能淨化人心,是一門結善緣的方便法門,也是自己喜愛的。」
書法老師黃鎮堂寫書法靜思語與民眾結緣已有四年了,他算算應超過一萬張了。記憶中,他曾寫一張靜思語春聯與照顧戶結緣,當照顧戶收到時即表示,「老師,您寫到我的心靈深處了,迷茫的心也頓悟了!」也因為這一句靜思語春聯,讓他翻轉人生,由照顧戶走入慈濟,成為一位幫助別人的人。黃鎮堂想想,這就是支持他一直寫下去的動力。
王玉雲在「春聯書畫區」付出已十一年了,他負責邀約書畫老師一起和大眾結好緣。他很感恩書畫老師帶著滿滿的愛,全力配合,「只要一通電話,書畫老師都不遠千里而來,有來自桃園、基隆、汐止、新店、松山等……地區。」
在歲末冬令圍爐的相聚時刻,書畫老師們以自己的專長與照顧戶、會眾歡喜結緣,送滿滿的祝福;讓現場充滿喜氣迎新的氛圍,一起迎接2017年農曆春節的到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珍香 新北市報導 201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