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身體的障礙 往目標前進
劉昭彣同學此次學測成績考出65級分高於全國頂標62級分,這對她來說,是她人生過程的一大躍進,證明只要努力不懈、勇往直前,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題。
三歲時被診斷出為肌肉萎縮症的劉昭彣,天天以電動輪椅代步上學,在入學前曾因身體的不適休學三年,後因社工的鼓勵之下,鼓起勇氣再度回到校園求學。劉昭彣選擇離家近且一向教學風評很好的臺南慈中就讀。
「一開始進入學校後,覺得程度比不上其他同學,所以我一直埋首於書本,只注重成績;但幸好一路有老師的開導,同學徐永芯的陪伴,才讓我慢慢調整心態。」劉昭彣除了用功讀書,也開始加入學校的志工隊,心情也開朗很多。高二時,劉昭彣自願參加大林慈濟醫院志工,從幫助別人中也學習到讓自己獨立。
準備學測的過程中,劉昭彣偶有心情低落的時候,但與同學、家人和老師分享心情後,繼續努力,終獲優良佳績,「未來是以成功大學中文系為首要目標」劉昭彣說出她心中的嚮往。
求學中遇到貴人 選擇不放棄
江盷真同學是臺南慈中國中部直升高中的學生,她在求學的過程中並未一路順遂,但她選擇不放棄,跌倒了再爬起來。她回憶起心情低落的那一段日子:「因為疾病的影響,國中和高一的成績並不理想,成績差到爸媽想把我轉往職校就讀。」幸好,江盷真在高二時遇到了她的貴人周怡君老師。
「因為怡君老師的嚴格督促,讓我開始靜下心來讀書,並在第一次段考得到好成績,有了成就感,就開始愛上讀書了。」江盷真開心地說著。但因為身體虛弱的關係,江盷真被迫必須在晚上十點前就寢,這對高中生而言,讀書時間相對變少了,江盷真只好選擇凌晨四點起床讀書。
因為學業的基礎不佳,導致學習上面臨許多困難,江盷真很感恩:「在課程不理解時,只要我勇於去請教,老師和同學都很樂於指導。」在準備學測的路上,她也經歷過低潮,也曾想過放棄,但她都會提醒自己,「只要再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好結果。」江盷真最終的期盼,能以達全國頂標的好成績,順利申請中山醫學院語言治療系。
多元學習與發展 青年的典範
臺南慈中創校以來,辦學績優,廣受各界學者及家長的肯定。而高三單子恩、蔡于均、劉東昕、張皓鈞同學成績更獲得71級分的優異成績,四位同學也都是國中部直升的學生。他們回憶近六年在臺南慈中求學的點點滴滴,充滿老師的關愛與陪伴,非常肯定學校辦學的用心。
劉東昕同學說:「老師要求寫筆記,使得學習更扎實。」單子恩同學感恩國文老師以問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創意與思考,讓大家可以更靈活面對學測的問題。蔡于均同學表示,「非常喜歡學校的晚自習制度,讓同學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唸書。」
臺南慈中除了加強學科的學習外,更積極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熱愛生命,進而發揮生命良能的典範青年。特別在大學學測結束後,高三大多數學生更利用寒假時間返校,擔任校內國中營隊隊輔,亦有十一位到大林,參加了「大林慈濟醫院青年醫療體驗營」,落實多元的學習與發展。
(文:黃千娟 報導:臺南慈中秘書處 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