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新越馬人醫 與TYDA共交流
3月11日一大早,磅針省(Kampong Cham)的寶可娜小學 (Bosknor Primary School)就吸引了三千多名的鄉親前來,因為慈濟與TYDA(柬埔寨義診團隊)一起合作義診活動。而慈濟志工的貼心服務與柬埔寨志工的翻譯,減輕了鄉親看診時因語言隔閡的緊張情緒。
來自臺灣、新加坡、越南以及馬來西亞四國的慈濟人醫會醫師,特地前來交流;他們不止來看看而已,還走進義診現場,透過醫療技術相互交流。來自臺灣的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親手為鄉親們動小手術解他們病苦,場域不同,簡院長頗有心得,他說:「這裡燈光的設備,還有縫線,或者是我們平常慣用的一些儀器,大概都不是我們所習慣的,不過就是要適應他們的狀況。」
雖然場地有些克難,每位醫師依舊沉著穩定地完成醫療的任務,讓鄉親們都能開心地笑著回家。一位接受義診的民眾,笑著說:「真的好開心,有醫生的幫助。」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也感到這趟的義診合作很值得,他說:「這次來可以說是收穫很多,我們了解他們的運作,我們讓他們了解我們的運作、我們的理念,希望以後合作能夠更愉快。」
慈濟人醫會醫師和TYDA透過每一次的合作,相互交流與學習,一起將善與愛帶入柬埔寨的偏鄉暗角。
翻譯志工擔重責 為醫病搭起橋梁
由於參加義診活動的慈濟人醫會醫師是來自不同的四個國家,因此如何讓語言上的溝通無障礙,當地翻譯志工就成了很重要的角色。透過他們在旁親切的翻譯,讓鄉親們看診的心情,輕鬆不少。
可愛的小女孩躺在診療椅上,生平第一次看牙醫,她的心理很緊張,因為聽不懂醫師的話,心情很難放輕鬆;幸有柬埔寨志工莉莉來協助翻譯。

連續三天的義診,每天都有超過千人來看診,柬埔寨慈濟志工每天幫忙招呼病患,忙得不易樂乎,他們時時不忘問候等待看診的病患,渴了嗎?並連忙倒杯水請鄉親喝茶。柬埔寨志工達拉利塔,是一位醫學生,他很樂於來當志工,也邀約了親朋好友來,他說:「我邀約了我的朋友來這裡,還有我的姊姊們,共八位。」
志工們忙碌時身體雖然有點累,但心不累。柬埔寨志工陳美妹說:「我並不覺得累,因為看到病人得到治療而有笑容,我很開心有能力助人,還想要做得更多。」
在磅針省的民風純樸,難得鎮上有醫師前來,陪伴的志工在現場帶動手語歌曲,活潑有朝氣,他們能感同身受當地醫療的迫切,也為能病患付出而感到歡喜。一些民眾因為害羞,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但歡樂的氣氛會渲染,一個個的笑容逐漸漾開來。
(大愛新聞:楊景卉、鄧志銘、徐振富、張麗雲、徐振富、許雅玲、李慶堂 柬埔寨報導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