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養生之道 吃粗食蔬食
3月25日週末傍晚,嘉義僑平國小校園飄出美味菜根香,慈濟志工舉辦蔬食推廣餐會,邀請社區會眾共同來參與。現場並邀約己茹素二十年、七十七歲的鄭登福向大眾分享蔬食養生之道。
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保有健康身心的鄭登福強調飲食妙方:「加工類的不吃,越粗越簡單的食物越好,如糙米、紫米及各類的雜糧等。」鄭登福笑稱自己常吃的是「一品鍋」,將當季生產多種蔬菜放於鍋內,加一點水、一點油及鹽,就是健康美味又營養的一品鍋。
鄭登福鼓勵大家為了保健康要多蔬食,他並以自己的親身感受提出建言:「我內心的切身之痛,是自己的兄弟在壯年時就往生,當時他們認為吃大魚大肉對身體比較好,常以大骨熬補湯,殊不知對身體卻造成了負擔。」現場民眾聽了多引以為戒。
好吃的DIY蔬食 回家動手做

每道菜餚前都附上菜名及食譜,隨時歡迎民眾瞭解其做法,或因認同蔬食的好吃及健康,回去後可以自行學習如何料理;志工鼓勵民眾從一餐、二餐進而增加蔬食的量,帶動全家一起多蔬食。
手藝好的陳明足並在現場親自示範老少咸宜的「米漢堡」的製作方法。製作時,以經常供應慈濟脤災的香積飯,經由熱水或冷水泡開,然後將泡好的飯倒出來,撒上素香鬆及葵花子等。最上層再塗上沙拉,畫出小朋友喜歡的圖樣,以生機果仁的堅果、葡萄乾、腰果裝飾,美味又好吃。
「米漢堡」做法簡單又快速,志工即刻端出來到民眾面前;許多民眾看了很感興趣,紛紛拿出手機拍下來,準備回去試做看看;一旁的小朋友很喜歡,也請媽媽回家後也要試做一個給他吃。
響應世界蔬醒 寫下蔬醒卡

住在學校附近的游英未和幾位朋友一起來參加,她本身很喜歡吃蔬食,不喜歡煎、炸等油類的料理。游英未分享:「平時料理時,就如鄭登福師兄分享的『一品鍋』,以白蘿蔔、大頭菜等多種蔬菜下去熬煮就很清甜,不用加工調味料就很好吃,不但方便又健康。」
游英未表示,因肉類飲食減少很多,有時一整週都只吃蔬食,也感受到蔬食改善了身體,變得更健康。她說:「以前吃肉會覺得很累很想睡,吃蔬食就算下午工作不休息,覺得精神好。」
「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素食料理,比大飯店的還好吃。」民眾黃叔雅得知有這樣的蔬食活動,覺得很有意義,沒想到收獲比想像還要多。另一位一襲短衣褲的男孩,特別與朋友從朴子趕過來,感受到吃素是很健康、很快樂,帶給他心情的愉悅感!
「呷菜尚蓋讚!呷菜尚健康!讚!讚!讚!」在志工活潑帶動唱下,在場民眾也跟著一起呼籲多素食,紛紛寫下「蔬醒卡」,共有七十多位一起響應「111世界疏醒日」,並在心裡許下好願,只要多蔬食,不但為了身體健康,同時也能愛護唯一的地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麗美 嘉義報導 201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