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身體給醫學教育的無語良師為「捨己身,教學生,救彼身」,捐贈大體讓醫學生,醫師們學習手術,再去幫助需要的病人。慈濟大學自4月10日到14日舉辦「2017臺灣口腔顎面外科暨臺灣脊椎微創醫學會模擬手術課程」,共有來自臺灣三十一家醫院,七十五位醫師在八位無語良師身上進行模擬手術教學。
無語良師奉獻身 無聲說法助眾生
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口腔外科羅正興主任在感恩追思典禮上表示,顯微皮瓣重建手術通常要十幾個小時,醫師一進入手術房裡到最後一刻都不能鬆懈,需要很強的意志力。
他常常告訴年輕的醫師們,每個人都很辛苦,很累,但大家都堅持的在自己的崗位上,羅主任語帶哽咽地說:「這幾天的課程不只是學到解剖和技術,更重要的學到老師們堅持奉獻身軀的精神,要把這份堅持放在日後行醫的生涯,視病如親,對待病人像家人一樣。」
感恩追思典禮上,臺灣口腔顎面外科暨臺灣脊椎微創醫學會三十幾位醫師們開口齊唱〈感恩的心〉,謝謝家屬們和協助這次手術課程的慈濟大學所有工作人員。花蓮慈濟醫院牙科部主任夏毅然表示,人文和醫療應該齊頭並進,有人文的醫療才有溫度,每位參加的醫師都是親自為老師著衣、入殮、送靈、入龕等,陪伴老師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狄諾醫師表示,慈濟大學的環境設備和以往他參加的課程很不一樣,這裡很尊重往生者,在每一次教學時都會有錯覺,害怕沒有打麻醉藥的老師會痛。略懂中文的他也與家屬們互動,他非常佩服這些老師,也非常感動。課程結束後,狄諾醫師並捐款給模擬醫學中心,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年輕醫師們學習。
臺灣脊椎微創醫學會是第一次到慈大進行模擬手術課程,從傳統脊椎開刀十幾公分的傷口,到現在進行微創手術只需要0.8cm的傷口,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甚至病人可以當天就下床。花蓮慈院神經外科吳聖文醫師表示,以往看過很多醫師示範微創手術,也從網路上看教學影片,但都沒有從大體老師身上練習來的真實,沒有老師,他們就沒有機會學習,不會有醫療技術上的進步。
一心一念圓心願 熱情勇氣不可缺
這次模擬手術總共有八位無語良師,分別為莊李金匙、許謝阿對、黃陳石珠、蔡艷梅、陳月娥、張瑞皇、張蕭麗華、林花澤。老師們平凡的一生卻有動人的故事,守護著家庭,堅持走在對的路上。

黃陳石珠一心一念要成為無語良師,雖然生病但還是將身體維持在良好狀態,往生前幾天住在大林慈濟醫院安寧病房,但正好遇到梅姬颱風,兒子黃亮中還告訴母親要撐過颱風,不然路況不好,可能無法在八小時內送回花蓮,母親果然在颱風過後才往生。黃亮中將母親這段故事與醫師們分享,希望醫師們不要忘記當初要成為醫師的熱情,唯有有熱情才有勇氣面對所有困難和挑戰。
今天八位老師圓滿人生最後一個心願,成為醫師的老師,甚至是教授的老師。他們的部分骨灰放在琉璃骨灰罈中,存放於慈大大捨堂供學生和後人追思。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致贈每位家屬感恩紀念牌,慈濟醫院牙科部夏毅然主任也帶領醫師們一一向家屬們致敬感恩。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報導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