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迎歡慶 朝山開跑為周年慶暖身
2017年的4月20日是慈濟五十一周年,從五天前開始陸續開始一系列的活動,全球各地及臺灣的慈濟志工與社區會眾紛紛回到花蓮靜思精舍朝山。而且有別於去年(2016年)的網路報名,今年為了掌握回來朝山的人數,統一由各社區設立聯絡網互通訊息報名,時時確認人數,期望能照顧到每一位回來朝山的志工與會眾,讓大家有如「回家」的感受。
為迎接慈濟五十一周年慶活動,此次由中區志工負責承擔精舍勤務,由志工蔡桂紅帶隊提早在4月17日回到靜思精舍,不只協助迎接周年慶當天活動的全球志工,也更為帶著虔誠回來朝山慶祝慈濟五十一周年的志工們,準備充滿人文又溫馨的用餐氛圍。

「今年,我們承擔的部分主要是在齋堂內,比起去年來負責的區塊少很多,簡單許多。除了齋堂,如果菩提區或是慈悲廣場有需要,我們也會去支援。」已經承擔過2016年周年慶行堂動線總窗口的中區慈濟志工蔡桂紅,在齋堂中善用她多年來的經驗,仔細的和十六位同樣來自中區與臺南區的志工團隊,討論著各自的工作動線。
事前規劃 力求順暢中還要有溫馨
一旁陪伴志工的基金會同仁莊婉婷,負責周年慶期間的齋堂行堂規劃也已經有兩、三年的經驗,莊婉婷帶著笑容告訴大家,「周年慶期間,有這麼多來自全球的師兄、師姊,看到大家那麼熱絡打招呼,好像家人般說著『你也回來』,真的很感動。」
由於預估周年慶當天,精舍將有超過三千五百人一同用餐,而負責行堂動線的精舍常住師父、同仁與志工更是趁著這幾天的朝山活動,開始縝密的構思規劃和配合。隨著齋堂上的電子鐘一秒秒不斷閃著,午後「15:22」的時刻提醒著大家又是忙碌時刻的到來。只見志工人人非常有默契的馬上起身,整理一下身上的圍兜、頭套與口罩,準備開始要為回到精舍朝山的慈濟家人們行堂。
目前將規劃五大用餐區,特別在慈悲廣場的用餐區,因為當天一大早這裡也是做早課的場地,但是志工蔡桂紅也做好隨時補位的準備,她表示:「我們今天早上也做了模擬,到時候我們就在周圍以接龍的方式來做行堂。」

誠心一致 一同為成就慈濟周年慶
多年來在周年慶期間總是要面對很多「變化球」,志工蔡桂紅總是要見招拆招,凡事都說「好、好、好」,不讓自己與其他人起煩惱心。蔡桂紅說:「做事、做人一樣重要,不論多少人不同的意見,最後定案、呈現出來的,就是最好的。」對於團隊,她更是隨時隨地照顧,所以能得到好人緣,每年都有志工主動詢問是否可以跟她一起參與。
看著每張桌上排列整齊的筷子,蔡桂紅很感恩大家的付出,雖然每年的團隊成員都不一樣,不論大家是否認識,但是在細節上或是重點上,都能願意配合,這些做好本分事,又互相支援的團隊精神,總讓蔡桂紅感到很感恩,而他更期許自己能將在精舍所學習的精神,帶回社區中的「精進日」,為社區志工繼續服務。
第一次跟著回到靜思精舍承擔行堂的中區志工吳淑如說:「學習很多,就像勱師父說的,真是有回家的感覺。」尤其她也感恩在勤務未開始前,能和大家一起朝山,在確確實實在一跪一拜中,懺悔每一個無心之過與無明。
而面對在慈濟周年慶期間,各區志工齊心同一方向,不只透過朝山檢視自己過往一年的所做,同時也在懺悔過後,重新期許來年。同時人人更以慶祝的歡喜與虔誠,在彼此合和互協中,共同成就慈濟一年一度的大事。【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志成、蔡翠容 花蓮報導 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