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女士的孩子最近因教育部繁星計畫成功地進入國立宜蘭大學園藝系,家境清寒的李小弟與母親感情甚好,他並沒有因為母親的缺陷而輕視母親,反而很仔細地照料母親,十分孝順。
志工之愛 親如家人
3月18日陽光普照的晌午,臺中西屯區訪視志工前往社區中的關懷戶進行訪視。志工王綉慧一路陪伴的李女士聽聞志工們將至,早已在一樓等待。當她看到志工來時,痀僂的身軀引導著志工,一階一階緩緩地走上四樓,進入眼簾的是陽光直射西曬的空間。室內不到三坪大的空間堆放著許多物品,更顯空間的窒礙,母子倆就在這麼狹小斗室相依為命。
李女士手指指著月曆上的日期說:「3月20日這天是我要到臺中分會領取濟助金的日子。」志工王綉慧建議李女士使用轉帳的方式領取濟助金,可免去舟車勞頓的奔波。但李女士表示,「這麼做不太好,會覺得對秀娥(慈濟訪視志工)不好意思。因為秀娥每個月都鼓勵我『回家』,如果照顧戶全都辦轉帳,分會就會越來越少人去,秀娥看不到我們會失望難受!」

為了不讓志工失望難過,李女士就當作是到臺中分會逛逛,油錢當作布施。李女士感恩地說:「感恩上人師父,如果沒有他老人家,就沒有慈濟大家庭讓我們『回家』。」
誠心感恩 愛與關懷
另一位患有肺結核及皮膚癌的陳先生,比鄰著志工王綉慧的家。陳先生說:「綉慧師姊不時的在吃飯時間,常常送餐來,實在很感恩。」志工王綉慧則說:「都是自家煮的方便菜飯,因為常看他吃稀飯配罐頭,不捨陳先生這樣的飲食方式,所以家裡有煮什麼,就端一些過來,沒什麼啦!」
二、三十年來,陳先生長期住在妹妹家中;由於他的兩個孩子都沒有辦法奉養,讓重視兄妹之情的陳女士一直以來都扶持著哥哥。她表示,「因為平日要到外地工作,難得在家,還好有綉慧幫忙照料哥哥,不然實在是忙不過來,也真的很感恩她。」
對於志工的付出,陳女士一直感懷在心,「之前婆婆在世時,綉慧對老人家的照顧也不遺餘力,用心對待。後來婆婆往生了,我接受綉慧的建議,將婆婆遺體捐做大體老師,讓婆婆成為大體老師。」除此之外,陳女士最近因先生罹患肝臟疾病,後來又因感冒引發腦膜炎,病重住在臺中慈濟醫院的加護病房,陳女士奔波職場與醫院兩地間,體力實在是難以負荷,只好將原本在做的小生意收起來,全心照料先生,對於志工王綉慧給予的協助,她表示,「除了感銘於心,真的是無以為報。」
真誠相伴 無價之寶

志工愛的足跡走訪社區中,給予許多關懷戶一股力量。「妳的腳消腫了沒啊?」志工杜維纖見到腳踝腫脹的張女士,立刻彎下身驅,注視著那雙腳踝,溫言軟語的問候。張女士回應志工的關心 :「可能是腎臟的關係!腳才會腫。」
曾經是獅子會會員的張女士,全世界幾乎走透透,在六十四歲那年,張女士一夜之間因糖尿病併發導致雙眼失明;頓時間,張女士失去一切,住進康福安養中心;志工杜維纖這次帶著一名全盲的朋友淑珠,來為她加油打氣。
淑珠是位全盲的慈濟會員,在按摩院工作,個性十分開朗,生活上家事從不假他人之手,連孩子都自己帶。志工杜維纖希望藉由淑珠溫暖的分享,能給予張女士力量。張女士說:「感謝志工們自從我失明後,貼心相伴,大家發揮慈濟人的愛心來關懷我,真的很感激。」張女士未失明前除了常參與慈濟活動,也是慈濟會員,讓她更感覺到自己也是個慈濟人。
志工帶來膚慰、給予溫馨關懷,讓張女士深覺有愛心的人,磁場都會相吸,而志工所付出的愛,實為無價之寶。【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淑芝 臺中報導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