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彩排 最後一刻的堅持
趁著演繹前空檔,在演藝廳舞臺上頭,慈濟志工呂慈悅正指揮著演繹人員,進行簡要的節目彩排,短暫時間匆匆溜過,精彩劇碼段段流淌,心力投注其中,完全不知背後觀眾,已陸續就座。
無限歉意,聲聲的叮嚀,短暫的彩排畫下休止符,因為精彩的重頭戲才正要開始!
伴隨著〈愛和關懷〉的樂音,紅色的舞臺布幔,終於緩緩降下,成了舞臺上方的唯一布景,曲調輕盈點妝,畫面安詳寧靜,在這靜寂清澄的氛圍之中,整個會場也頓時沉靜了下來。
希望工程 讓新芽綻放希望
社會的希望在人才,人才希望在學校;打造千年希望的未來,一念善心帶來無限希望。因臺灣地震頻繁,但是東部地區許多校舍卻是老舊,證嚴上人希望能夠防患於未然,避免像大陸四川「汶川大地震」那樣,釀成學生的重大傷亡,於是援建臺東縣九所減災希望工程學校。

回首螢幕上因尼伯特風災修繕學校、以及減災希望工程學校的興建過程、美麗校舍、孩子的笑聲……慈濟人一路陪伴的影片。
在舞臺上,陳金虎副縣長感動致詞言及:「剛剛看到影片中的學校,都是來自於慈濟的大愛,證嚴上人很有愛心來支持臺東的教育、支持學生們,這對臺東非常大的幫助,非常感謝慈濟,感謝大家的資源,社會的捐款,對我們很大的幫助!」為了學子的教育,副縣長發自內心的感恩。
這場2017年臺東縣的「減災希望綻新芽.七月吉祥報親恩」活動,就是在這種善因緣的循環之中,和農曆7月的「孝親月」相互結合,由學校師生、社區人士以及慈濟志工,不分種族、宗教和年齡,共同演繹一齣闡揚人間孝道的《父母恩重難報經》。
參與這次演繹的「救星教養院」高素雲修女說,「慈濟師姊邀請我參加演繹,我就參加了,只是不知道時間這麼趕。」她認為,宗教是沒有衝突的,宗教要合一,每個宗教要相互影響、互相感動。
尤其現在人心薄弱,社會亂象多,生病了,高素雲修女表示,「這次的演繹,我很震撼!演得很到位,每個人都很感動,感動到我的內心了!」
寶桑國小林庭瑤校長,在教育工作崗位上已經奉獻二十五年,這次的演繹,學校有老師、家長共有二十位參與演出,為了圓滿這一次演繹活動,慈濟志工早在兩、三個月前,就與學校聯繫。林庭瑤校長表示,「一般讓人感覺艱深難懂的經文,透過音樂舞臺劇的方式呈現,讓人明白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在闡述傳統的孝道精神,所以大家有機會,當然就要全力來配合。」
雖然臺東的慈濟志工人力單薄,首度承擔起這麼大型的社區活動,臺東慈濟志工卻在戰戰兢兢之中,踏出穩健的第一步,「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事皆應從小至大,由近及遠,循序漸進。

誠如慈濟志工呂慈悅所言,「這次演繹,竟然有近三百位校長、老師、家長與學生參與,期待透過經藏演繹,能夠在臺東地區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讓慈濟在臺東亮起來!」
近二十年來在全球各地,指導過無數場次《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演繹的呂慈悅,這樣誠懇地祝福著……
父母恩重 說聲感恩與愛您
在鐘鼓齊鳴中,來自臺北、高雄和臺東的四十八位鼓兒,以及臺東在地的八位司鐘人,共同演繹〈勤行頌〉,為今天的祈福音樂會揭開序幕。順著這分莊嚴的節奏,逐漸走入《父母恩重難報經》的綿綿親情氛圍之中,逐步導引進入闡述養育子女的恩德,源源鋪陳,幕幕動心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花開花謝幾度秋,滾滾江水向東流。人間世代新換舊,只有那父母對子女的愛,至死方休。自古潮起又潮落,白雲千載空悠悠。少年不識親恩重,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是〈序曲〉中的主文,點出了父母恩重的綿綿情懷。

相較於〈終曲〉中的「父愛似朝陽,母愛浩連天。烏鴉知反哺,倦鳥能知返。」「子欲養而親不待,來不及說出口――我愛您!」那番的無奈,也真是不禁讓人有著一番不勝唏噓之感。
就讀臺東寶桑國小四年級的游淳淳,在〈跪羊圖〉曲目中飾演小羊,她雖然對於經典的內容不盡清楚,但是經由志工分享,以及一星期的排練,讓她了解活動主要的目的是在推動孝道。她說:「除要感謝爸爸媽媽的養育照顧外,雖然目前還無法回報,但是期望自己能夠多分擔一些家事,還要對爸爸媽媽說一聲――我愛你。」
在〈序曲〉中承擔長笛吹奏,今年剛從馬蘭國小音樂班畢業的李祐均表示,「雖然自己已經從學校畢業,但是看到慈濟基金會減災希望工程,為學校所援建的嶄新校舍聳立,學弟妹們有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讓我感到非常高興。」
鹿野國小張經緯校長也表示,雖然學校裡的學生,有半數以上信奉天主教,又適逢暑假期間,因此除了親自來參與外,他也邀約學校主任及其家人共同參與。就在這次參與演繹,讓他重新體會父母養育的恩德。

張經緯校長說:「孩子都需要教育,尤其回想自己年少時期,也曾如劇中人物般的叛逆,卻還不知道這樣已經傷透父母的心,所以希望透過這一次活動,能夠讓更多人省思孝道的真諦。」
心燈盞盞 期待嶄新臺東夢
曲末劇終,當背景音樂揚起〈最美的笑容〉聲中,參與演繹的所有人員,依序上臺謝幕,再三向所有的觀眾,致上最真誠的謝意與祝福,期許這「最美笑容」中的父母容顏,能夠常駐人間,陪伴所有的人們。
演藝廳燈光逐漸轉暗,〈愛和關懷〉的樂音再度揚起,人人手中一盞心燈,照耀著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為這一次的《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演繹,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三百位不分宗教、族群、年齡的演繹人員,兩千三百五十人的觀眾親臨現場參與,而背後更有無數的慈濟志工默默付出,他們衣濕藍衣白褲,彩繪出道道白色的紋彩,就是為了這臺東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演繹!
辛苦付出,甘甜心頭,他日相逢,且莫忘記――那年初秋,我們曾在臺東首度演繹,而陽光下的戶外大地,鳳凰花開、蟬聲低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慶瑞 臺東報導 201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