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 災難中的藍天白雲
今天的精進日,除了與花蓮靜思精舍連線,聽聞證嚴上人的「志工早會」開示之外,為了讓高雄區的慈濟人,更加了解慈濟過往的慈善足跡,特地邀請王秀純、郭麗永、黃麗琴、陳秋陽、鄭武男等五位資深慈濟志工,敘說在1996年8月1日肆虐臺灣的「賀伯颱風」過後,當時高雄慈濟人救災的親身經歷。
當年的賀伯颱風,重創全臺的二十二個鄉鎮,高雄縣的三民鄉(現已更名為「高雄市那瑪夏區」)處於斷水斷電狀態,雖然政府有派直昇機空投米糧,但其他民生副食品則尚屬闕如。然而前往三民鄉的路基,整個被大水沖垮,交通中斷,救災就得有賴智慧與毅力。
風災過後,高雄慈濟人於8月6日在九如會所(當時高雄分會所在地)集合,然後一起前往災區。慈濟人來到甲仙鄉,發現再進入三民鄉的道路已是柔腸寸斷,只有當地人用大型的竹子,沿著山崖製成簡易的便道,走在便道上,一邊是陡峭山壁,另一邊則是萬丈深淵,稍一不慎,便有粉身碎骨之虞。然而,為了趕快抒解災民的燃眉之急,慈濟志工似乎也就顧不了那麼多了。
為了降低在竹架棧道上頭的危險性,慈濟志工決定以人力接駁的方式,利用由八十五人左右所連成的長長人龍,斷斷續續地將兩卡車的賑災物資,送達災區。並以重點、直接的方式,一一送到災民的手中。而一張志工當時利用竹架棧道,橫越溪流攀越山崖,搬運物資的感人畫面,就因緣際會地被記錄下來,深刻地典藏在慈濟大藏經以及志工的心靈之中。
來路 舊法新知增添信心
為了募集賑災基金,慈濟基金會在經政府核准之後,於8月9日至18日,展開全省各地為期十天的街頭募款活動。當時高雄的慈濟人不多,募款活動全部以鄭武男的住家為集合地點,分成早上、下午和夜間三個梯次,前往不同的地方進行募款活動。以人潮聚集處為考量,早上在市場,下午在附近機關、商家,晚上則前往夜市及進行掃街。

回眸來時路,在這場高雄區慈濟人的精進日中,無盡的慈濟情懷,總是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綿綿鋪陳,不斷地在莊嚴的講經堂裡,迴盪、裊繞……
(文:陳慶瑞 高雄靜思堂報導 201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