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批傷患湧入 醫院運作不堪負荷
醫院裡人滿為患,醫護人員忙的不可開交,醫院空間也幾乎不堪負荷。畢爾醫院(Bir Hospital)外科醫師阿雅爾說:「如果患者人數持續增加,馬上就面臨手術後沒有病床的困境。」
強震過後,位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畢爾醫院湧入大量傷患,至少有三百名是重傷傷患。從以色列趕來的醫療團隊——無國界救援組織(SSF)已經抵達支援。
無國界救援組織會長李維說:「即使已經過了四天,還是有人現在才到醫院來,很多人骨折、骨頭斷裂,或其他外傷,就這樣過了四天完全沒處理。」
由於病床已經不敷使用,傷勢較輕的患者只能在醫院的地板上打地鋪將就度過,至於尼泊爾偏遠地區,還有人在等待救援。部分傷患雖然在國際紅十字會的協助下,陸續被直升機送到市區就醫,但速度緩慢。許多人只能擠在缺乏醫療和衛生設備的房子裡,恐怕會引起傷口感染或傳染病蔓延。
慈濟勘災醫療團 千辛萬苦抵災區
而歷經一波三折,慈濟勘災醫療團終於抵達尼泊爾。「只要我們到了,能夠把後續的一些線,把它弄得更加完整。」慈濟勘災醫療團領隊簡守信說。

慈濟勘災醫療團費盡辛苦,終於抵達加德滿都機場,我國駐印度大使田中光前來接機。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田中光說:「我相信以慈濟的經驗,跟你們過去所做的發揮的精神,應該可以帶給尼泊爾災難援救的工作。」
大愛不分宗教與種族,當地耶穌會神父認識慈濟人,因為這段因緣,也特別前來以傳統習俗迎接——幫忙披上「哈達」,並跟慈濟勘災醫療團寒喧。
擁擠的行李領取處,團員分工合作將九十多箱賑災物資與醫療用品,一一送上車。團員們來到加德滿都市區,處處可見避難帳篷,由於餘震不斷,人們不敢待在屋裡,文化觀光景點也遭強震破壞。
勘查過程,團員們發現觸目所見,建築物倒下,受災民眾在路邊生火煮食,入夜後氣溫驟降,更顯淒涼。路中央,民眾們以燭光祈福會方式,排出救救尼泊爾英文字與國旗,哀悼罹難者,人們用心祈禱,願災難遠離。
(文:王馨卉、陳品臻、張桂端、歐陽光輝 尼泊爾報導 201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