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白袍現身帳篷 補缺醫需求

$
0
0
慈濟援助尼泊爾地震,4月30日,勘災醫療團成員分成醫療與勘災兩組,一組前往重災區卡布列和巴塔普勘災;醫療組則取得當地政府「健康與人口衛生部」所核發的醫療准證之後,先前往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十五分鐘車程的古城──巴塔普的健康照護中心,展開首次義診。

巴塔普古城義診 帳棚區大排長龍

義診團隊在到達巴塔普古城(Bhaktapur)的健康照護中心後,隨即展開首次義診。

帳篷中,一張小桌子,擺上簡單的藥品,慈濟的醫生們穿上醫師袍,義診就此展開。雖然有語言或者文化的障礙,但受災民眾一看到「白袍」,就知道醫生來了。

義診消息一傳開,受災民眾奔相走告,短短半小時,小小的棚子下就有超過三十位傷患前來就診。地震中受到的外傷,有醫師來幫忙檢查、敷藥,大家在這裡得到慈濟的醫療服務,治療了傷口,也安撫惶恐的心。

「(傷口)有我們的照護,應該都可以很好,我們跟他們約定,如果需要拆線的話,兩天之後再來。」慈濟勘災醫療團副領隊趙有誠不斷地給予診療與心靈膚慰。

當地醫護人員,主動加入義診行列。慈濟勘災醫療團領隊簡守信說:「當地的醫師、護理人員非常歡迎我們,有些物資從臺灣運過來之後,他們有比較缺乏的,我們可以提供;在這裡有些比較簡易的物資,他們也可以幫助我們,所以這是一個雙方可以互相合作的一個很好的開始。」

災後克難的環境中,不分彼此的愛,目的都是想陪伴受到創痛的人們,度過眼前難關。

強震後醫療不足 帳棚成臨時病房

強震中有許多尼泊爾民眾受傷,但當地醫療資源不足,無法給予每位患者妥善治療,許多骨折患者因為沒有骨材,只能固定傷肢,根本無法積極治療。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病床數不足,有的傷患只能躺在草地上,搭帳篷當作是臨時病房,慈濟勘災醫療團四位醫師,走進醫院、走進帳篷,不只問診、施藥,傾聽災民需求,審慎評估後續支援,並深入關懷膚慰,為傷患心靈注入暖流。

醫院外草地上的帳篷連成一排,因為病床缺乏,這裡就是許多患者的臨時病房。「從眼神互動中,可以看見他們對我們的感覺,顯然是滿正面的。」領隊簡守信說著。

急診專長的李宜恭醫師及外科專精的王健興醫師,也走進帳篷詳細詢問患者傷勢。 李宜恭醫師看見病患的情形,實在不捨:「整個前臂都腫起來,災後這幾天因為都沒有處理,所以手腫得非常、非常厲害。」王健興醫師則感覺到病患實在不應該露宿街頭,應該要有一個好的地方可以收容他們。」副領隊趙有誠也說:「只要有人來關懷他們,他們就覺得很滿足,所以其實看到是很感動的。」

一行人來到一家私立醫院,有位婦女懷有四個月身孕,在地震發生時卻遭倒塌房屋壓傷,幸好檢查後胎兒無恙。醫院裡的傷患雖然有病床可收容,但骨折的患者卻沒有骨材可以積極治療。

趙有誠說:「我們把資訊傳回臺灣,讓骨科醫師評估一下,接著骨科醫師會接力,也許來完成這項手術。」

評估跨海運送骨材,來治療大量骨折傷患,勘災醫療團具體查訪醫療需求,並及時展開義診行動,給予心靈膚慰與實質上的幫助。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張桂端、歐陽光輝 尼泊爾報導 2015/04/30)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