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來無恙二十年 藍天白雲長存心
慈濟賑災醫療團從5月18日起兵分兩路,志工黃秋良、羅美珠帶領一個小組,前往尼泊爾南部薩拉衣縣、勞特哈特縣及馬克萬普縣等三縣,探訪1995年所援建的四處大愛村共一千八百戶人家。

儘管入口處的紀念碑已不敵歲月而破損,難以辨認二十年前援建時的樣貌,但這一分不求回報的情誼,早已刻劃在鄉親的心頭上,當地八十五歲的耆老拉切(Lapchan)還記得藍天白雲的身影,當年他還參與過大愛村的立碑儀式,儘管現在來到眼前的已經不是同一批志工,但志工伍光耀九十度恭敬奉上毛毯的姿態,卻如同當年的志工一模一樣;切拉收下了志工的心意,負責翻譯的姆坤達,拿起手中的寶特瓶向大家解說,這毛毯是由寶特瓶製作而成的。

瑪塔恭敬地向黃秋良要來法照,一路捧著回家;在佛陀法相旁,瑪塔也把上人法照供上,接著雙手合十,祝願上人身體安好,希望家人與孩子也要懂得感恩上人。「上人,我愛您。」瑪塔的眼淚奪眶而出,表達了最衷心的感恩。
昔日援建今重返 聆聽需求估援助
慈濟在薩拉衣縣敘卡波卡里大愛村所援建的五百戶大愛屋,經過了二十年後已有相當的變化,各住家或有增建或整修,有著多樣性的變化,原本十戶連棟的屋子,磚紅色中藍色粉刷格外顯眼,也有加裝圍牆、鐵門的屋主,顯現了不同的風格與個性。

儘管生活條件欠佳,但起碼有屋子可以擋風遮雨,村內很多人認識慈濟,薩奇說,年紀小的就從碑文得知過往的事跡,而心懷感恩。
時隔二十年,慈濟志工重返桑塔普大愛村,也為鄉親們帶來希望,慈濟志工邀集村民齊聚村內的大樹下,聽取鄉親的生活需求,一一記錄下來,作為日後援助長期工作的評估依據。
(文:張清文 尼泊爾報導 201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