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逐漸隱沒在地平線下,慈濟約旦齋戒月關懷團第五天(5/6)的行程還沒結束,志工們帶著物資前往慈心之家關懷,並和她們一起開齋。
四敘商發心 流離孤寡得安身
約旦慈濟志工賴花秀在2016年9月時,在一位長輩的帶領下,送些許文具衣物到安曼邊郊蘇韋拉區,關懷一座收容敘利亞難民孤兒寡母的安置中心「慈心之家」。
這是敘利亞爆發內戰之後一年,四位敘利亞商人出資租下的一棟六層樓房子,主要收容孤兒、寡婦、老人與殘疾人。在慈心之家的部分婦女,原先在敘利亞都是專業人士,其中有藥劑師、教師和商人等;而未能進入約旦公立小學就讀的難民兒童,幾位商人也安排進入歐菈學校就讀。
然而在大環境經濟衰退下,這幾位善心商人也精疲力盡,無力再給予更多的救助。而聯合國難民署也取消了這棟大樓裡一半難民,每月每人十約旦丁那(折合新台幣約四百四十五元)的救濟金,讓這些人的境地更加困難。
這些單親媽媽在中心管理負責人協助下自立自強,做了各種食品及甜點出售,賺取一點點收入,補貼點生活費及整個大樓的水電支出;但最大的困難,是孩子的學費一直積欠著,前來關懷的慈濟志工賴花秀得知之後,也提報給慈濟約旦分會負責人陳秋華。
陳秋華回到臺灣,四處在各地說明約旦的難民關懷工作,也得到廣大慈濟人的支持與幫助,籌足了這些孩子未繳的學費,於2016年12月回到約旦親送到學校,也解決了難民們與學校的困境。
芳草委亂蓬 他鄉淪落互幫助
這天,慈濟志工從歐菈小學結束關懷行程,傍晚來到慈心之家進行發放,並與所收容的敘利亞難民一起開齋。
當志工顧心珮將五公斤大米放進阿斯瑪(ASMA)的提袋時,注意到她身旁還跟著一對四歲的雙胞胎,輕聲問了一句:「Are you OK?」阿斯瑪以流利的英語回答,兩個黏著她的孩子睜大眼睛,看著眼前東方臉孔的奶奶,清澈的眼神令顧心珮心裡盪漾出一種莫名的情感。
2012年,阿斯瑪跟著父母還有弟弟離開大馬士革,但是流離的日子太苦,她的家人決定回到敘利亞生活。在邊界日子,她遇到一位約旦男人並結婚,但懷孕四個月的時候,這個男人卻開始毆打她;阿斯瑪無奈之下選擇離婚,卻讓雙胞胎一出生就成為沒有國籍的孩子。
阿斯瑪回不了敘利亞,因為她的孩子是約旦人的小孩,回去會被家鄉人歧視,唯一的希望是留在約旦,雖然這個地方也對她不友善。還好阿斯瑪的學歷是大學畢業,具備良好的文書處理能力,只是敘利亞難民的身分,讓她這裡沒有工作權,只能在敘利亞難民營當契約工,一年一簽,沒有安定感。
「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夠找一份工作,可以讓我把孩子好好養大。」阿斯瑪覺得自己很幸運,不用花錢可以入住慈心之家;她更開心,她在這裡認識許多來自家鄉的好姊妹,大家互相扶持。
阿斯瑪的雙胞胎女兒RAMA和ROAR圍著年長的法地瑪,親切地喊著“DEDE”(奶奶)。法地瑪也是住在慈心之家,把阿斯瑪及兩個小孩當成自己的女兒與孫女。廚房飄來一陣陣的香味,YALAMSHI是一道敘利亞美食,也是法地瑪的拿手菜。
齋戒月的第一天開齋,她就用這一道家鄉美食來款待慈心之家裡和她一樣流落異鄉的敘利亞人。晚上,慈心之家三十五戶單親媽媽家庭,每家每戶各自精心準備開齋食物和大家分享,志工有幸參與,一起享用道地的敘利亞美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玲悧、曾美姬、廖速霞、賴花秀、王謹 約旦安曼報導 2019/05/06)
四敘商發心 流離孤寡得安身
約旦慈濟志工賴花秀在2016年9月時,在一位長輩的帶領下,送些許文具衣物到安曼邊郊蘇韋拉區,關懷一座收容敘利亞難民孤兒寡母的安置中心「慈心之家」。
這是敘利亞爆發內戰之後一年,四位敘利亞商人出資租下的一棟六層樓房子,主要收容孤兒、寡婦、老人與殘疾人。在慈心之家的部分婦女,原先在敘利亞都是專業人士,其中有藥劑師、教師和商人等;而未能進入約旦公立小學就讀的難民兒童,幾位商人也安排進入歐菈學校就讀。
然而在大環境經濟衰退下,這幾位善心商人也精疲力盡,無力再給予更多的救助。而聯合國難民署也取消了這棟大樓裡一半難民,每月每人十約旦丁那(折合新台幣約四百四十五元)的救濟金,讓這些人的境地更加困難。
這些單親媽媽在中心管理負責人協助下自立自強,做了各種食品及甜點出售,賺取一點點收入,補貼點生活費及整個大樓的水電支出;但最大的困難,是孩子的學費一直積欠著,前來關懷的慈濟志工賴花秀得知之後,也提報給慈濟約旦分會負責人陳秋華。
陳秋華回到臺灣,四處在各地說明約旦的難民關懷工作,也得到廣大慈濟人的支持與幫助,籌足了這些孩子未繳的學費,於2016年12月回到約旦親送到學校,也解決了難民們與學校的困境。
芳草委亂蓬 他鄉淪落互幫助
這天,慈濟志工從歐菈小學結束關懷行程,傍晚來到慈心之家進行發放,並與所收容的敘利亞難民一起開齋。
當志工顧心珮將五公斤大米放進阿斯瑪(ASMA)的提袋時,注意到她身旁還跟著一對四歲的雙胞胎,輕聲問了一句:「Are you OK?」阿斯瑪以流利的英語回答,兩個黏著她的孩子睜大眼睛,看著眼前東方臉孔的奶奶,清澈的眼神令顧心珮心裡盪漾出一種莫名的情感。
2012年,阿斯瑪跟著父母還有弟弟離開大馬士革,但是流離的日子太苦,她的家人決定回到敘利亞生活。在邊界日子,她遇到一位約旦男人並結婚,但懷孕四個月的時候,這個男人卻開始毆打她;阿斯瑪無奈之下選擇離婚,卻讓雙胞胎一出生就成為沒有國籍的孩子。
阿斯瑪回不了敘利亞,因為她的孩子是約旦人的小孩,回去會被家鄉人歧視,唯一的希望是留在約旦,雖然這個地方也對她不友善。還好阿斯瑪的學歷是大學畢業,具備良好的文書處理能力,只是敘利亞難民的身分,讓她這裡沒有工作權,只能在敘利亞難民營當契約工,一年一簽,沒有安定感。
「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夠找一份工作,可以讓我把孩子好好養大。」阿斯瑪覺得自己很幸運,不用花錢可以入住慈心之家;她更開心,她在這裡認識許多來自家鄉的好姊妹,大家互相扶持。
阿斯瑪的雙胞胎女兒RAMA和ROAR圍著年長的法地瑪,親切地喊著“DEDE”(奶奶)。法地瑪也是住在慈心之家,把阿斯瑪及兩個小孩當成自己的女兒與孫女。廚房飄來一陣陣的香味,YALAMSHI是一道敘利亞美食,也是法地瑪的拿手菜。
齋戒月的第一天開齋,她就用這一道家鄉美食來款待慈心之家裡和她一樣流落異鄉的敘利亞人。晚上,慈心之家三十五戶單親媽媽家庭,每家每戶各自精心準備開齋食物和大家分享,志工有幸參與,一起享用道地的敘利亞美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玲悧、曾美姬、廖速霞、賴花秀、王謹 約旦安曼報導 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