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慈濟全球資訊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86

與病的距離 找到人生答案

$
0
0
「我那時候想的都是:我不想存什麼錢了,我想把握最後的時光,把錢全部拿去吃喝玩樂,才不要拿來做什麼治療。」一年多的治療與休養,讓她謝采倪覺得自己變成一廢人⋯⋯
 
7月5日,一個年輕漂亮的身影在花蓮靜思堂的感恩堂裡,為「2019年慈濟大專青年心靈成長營」一百多位來自全臺及大陸與馬來西亞的慈青與青年志工們分享著。
 
「每天隨著檢驗報告起伏,我才開始思考甚麼是『活著』?」
 
甚麼因素?讓一個二十六歲,漂亮的介面與體驗(UI/UX)設計師謝采倪改變觀念。
 
一年多前,正值風華的年齡,謝采倪為了事業,為了財富,汲汲營營想賺更多錢買房、買車,充滿了夢想;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的她,有著美好的未來在等她。
 
在谷底 看見生命的微光
 
2017年,謝采倪因為呼吸不順暢而暈倒,經檢查確認她罹患淋巴癌,胸部有一長達十二公分的腫瘤。突然來的打擊令她萬念俱灰,一切的人生規劃在瞬間都化為泡影,失落的她頓時跌入谷底。
 
喜愛打扮的謝采倪,經過多次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造成她掉髮,產生變形的副作用;外表的改變使得她兩個月都足不出戶,天天叫外賣。
 
謝采倪坦言,自己無法接受這樣的命運安排,更無法再踏出家門面對人群,未來、夢想越來越模糊,甚至遙不可及,她不只一次自問:「為什麼是我?」整顆心被「病」綁架⋯⋯
 
但是她不甘心,想著:難道束手無策,任由人生漂浮?活著的定義是什麼?人生的價值又是什麼?於是,謝采倪開始在家接案子賺錢,也在網路上寫評論文章。
 同理心 發揮生命的價值
 
後來,朋友邀約她以癌友及設計師的身分演講「罹癌後,我更了解設計。」,他分享自己體驗醫病中的內心矛盾,並分析病友心理,得到很多迴響;開始有人理解以同理心服務病人,也開始有人認為,生病不再讓他們感到害怕。
 
「這是我活了二十幾年來,第一次感受到超越虛榮心的心靈滿足。」謝采倪開始感到活著是有意義的,是可以幫助人的,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
 
她似乎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成立了「我們都有病」、「癌友有嘻哈」的社群,分享故事,也陸續舉辦講座、音樂會、論壇,她說:「我希望能準備更大、更好的舞臺給更多的癌友、病友,幫助他們走出人生的低谷。」
 
她不再灰心,開始思考能為癌症病人做些甚麼事?謝采倪反觀自己的生命歷程,從剛開始想的「WHY ME?」到「WHAT MEAN」和「WHAT CAN I DO?」領悟到「癌症,告訴我可以是一個使命,為人生服務!」
 
「好的設計體驗,都要在每個環節中考量到同理心。」走出人生陰霾的她,更積極過人生,一年多的時間辦過近三十場講座。謝采倪發願要寫千位癌友的故事,以啟發更多人,影響更多人。
 
正思維 培養生命的能量
 
在臺下認真聆聽,就讀臺北科技大學的方明華分享,從謝采倪的故事,讓她對癌症不再感到害怕,而主人翁的分享更讓她體會同理心與正面思考的力量,方明華帶著堅毅的笑容:「她教會我,病是我們可以去面對的。」
 
就讀慈濟大學醫資系的陳敬迪,從謝采倪的分享也深深體會到同理心的重要。在相同領域研讀的他表示:「設計師都很主觀,謝采倪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她也是一位癌友的時候,她會去設計癌友想要的、客戶想要的,這是更重要的!」
 
「我不求活得久,也不求活得多精彩,我只求能稍微為這個世界留下一些什麼。」就如謝采倪自信滿滿地與這群朝氣蓬勃的慈青們所分享,期望大家都要讓自己的每一天活得精彩。【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志成 花蓮報導 2019/07/0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86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