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 Douglas Paton不克前來慈濟論壇親自發表研究成果,雖是以預錄的論文說明於現場播放,依然精闢呈現學者研究成果。其論文討論如何將九二一地震、基督城地震與澳洲森林大火帶來的教訓,應用到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回應與能力 。
資源有限 復原仰賴外援
Prof. Douglas Paton報告開始直接指出「天災影響脆弱的族群,必需耗費很多社會資源才能做好復原工作。」他舉出,經常一個社區要能真正的復原都要仰賴外援,相關單位「要很清楚知道資源有哪些?整合資源的建構,更要具體分析減災跟復原所需的資源,並在未來遭遇天災時可以做因應及準備。」
他進一步說明,我們在一個社區中有多少資源是可以利用的、哪些關係是可以掌握的。於研究中他以臺灣及紐西蘭做研究對象;主要是藉以觀察二個不同性質的國家,一個國家強調個人主義、另一個是集體團結就是力量,來看其對復原歷程的影響。
社區投入 加速復原重建
Prof. Douglas Paton依臺灣與紐西蘭的研究數據檢視災難的準備,並發現二個國家有其共通點。防治天災,預先儲備資源;與回應災難時有不同的做法。他在現場播放的圖示裡有臺灣與基督城的數據分析,臺灣的數據取得是Prof. Douglas Paton與一位張教授一起合作收集而來,藉由實證獲得一些數據為原則,做為後續檢討改善的參考。
Prof. Douglas Paton針對二個國家分析結果就災後如何適應的部分繼續說明,透過數據來看兩個國家在救災程序上有些地方是雷同的,而且對社區參與度都非常看重,而社區積極參與也代表著社區復能(復原能力)的指標,強調從研究結果,讓我們看到的確在復原與轉變的部分,社區投入佔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
近來「社區參與理論」盛行,希望透過整合社區發展與風險管理策略,促進災害風險的降低,並取得更好的災後重建結果。Prof. Douglas Paton再提出森林大火的例子,「從圖表範例可以是一個為期二年的研究。針對澳洲森林大火的救災與復原;澳洲每到特定季節都在特定地區發生森林火災。」他提出成功案例與研究影響,分別針對特定災難狀況提出相應救災方法,他遴選十二個社區,研究方法採用「特定方法」與「隨機介入」來進行,讓社區志工在減災策略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
數據來自2015年到2016,起因往往火災是空氣乾燥引發的大火,結果是社區投入的方式比較成功、比較有策略性的做法,則是減災復原的重要考量 。
復原過程 帶動經濟復甦
Prof. Douglas Paton也為災難介入做一些研究,發現人道救援組織中常將開發與復原工作結合一起,復原過程中也導入經濟復甦的因子,藉此增加復原力。在這個典範模式下,任何的介入方式都是可以是永續經營,而非曇花一現。
他發現真正的對居民起有效作用是把整個救災援助過程整合,才能真正幫助這些受天災影響的社區,也才能是真正有規模的救災模式。
不過,Prof. Douglas Paton也指出優勢導向模式,是有主動投入的意願,透過導師協助投入,並且尊重主體;任何學習適應都應以原本社區的文化特質,不應是外界強行加入一個新的模式,而是落實與融入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永續發展。切勿只專注風險管理的角度,反而讓社區永續發展,脫離或改變社區文化本質。
災前參與 強固風險韌性
減災復原的社區角色不能忽視,慈濟的角度是很好的,Prof. Douglas Paton提出慈濟走入社區參與在地活動,有著很好的立基點可以快速復原整合。災難未發生前,慈濟志工就已經融入在社區,提供社區需要的協助,讓他們有能力建構或因應未來風險的韌性,而不是只在災難發生用才產生作用。在災難發生時重新建構;強固面對未來風險的韌性。
Prof. Douglas Paton藉由生活品質的基礎來瞭解災難生前與減災復原效果來佐證,如社區依附度、能量是否有效的運用,發展相關的能力能否擴建得更紮實。強調慈濟的運作模式不僅止於在災難發生後產生作用,與發生前也可以關聯而產生價值。Prof. Douglas Paton認為這是我們所要共同保護的社區價值。
研究結論Prof. Douglas Paton希望大家充分瞭解事件發生前的準備狀況、災難後的轉變與復原,都要考量採取社區為基本進入組織復原的模型。對災難的倖存者的復建將會很有幫助。
Prof. Douglas Paton指出仍然有豐富的研究實證,都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實踐模型,都可以提供給人道救援的組織更好的介入方法。研究最後建議資源能拓展至社區參與,每個防災救災指標都是可以互相依存的成功關鍵。
(演講者:Prof. Douglas Paton 整理:張資芳 第五屆慈濟論壇報導 2019/09/19)
資源有限 復原仰賴外援
Prof. Douglas Paton報告開始直接指出「天災影響脆弱的族群,必需耗費很多社會資源才能做好復原工作。」他舉出,經常一個社區要能真正的復原都要仰賴外援,相關單位「要很清楚知道資源有哪些?整合資源的建構,更要具體分析減災跟復原所需的資源,並在未來遭遇天災時可以做因應及準備。」
他進一步說明,我們在一個社區中有多少資源是可以利用的、哪些關係是可以掌握的。於研究中他以臺灣及紐西蘭做研究對象;主要是藉以觀察二個不同性質的國家,一個國家強調個人主義、另一個是集體團結就是力量,來看其對復原歷程的影響。
社區投入 加速復原重建
Prof. Douglas Paton依臺灣與紐西蘭的研究數據檢視災難的準備,並發現二個國家有其共通點。防治天災,預先儲備資源;與回應災難時有不同的做法。他在現場播放的圖示裡有臺灣與基督城的數據分析,臺灣的數據取得是Prof. Douglas Paton與一位張教授一起合作收集而來,藉由實證獲得一些數據為原則,做為後續檢討改善的參考。
Prof. Douglas Paton針對二個國家分析結果就災後如何適應的部分繼續說明,透過數據來看兩個國家在救災程序上有些地方是雷同的,而且對社區參與度都非常看重,而社區積極參與也代表著社區復能(復原能力)的指標,強調從研究結果,讓我們看到的確在復原與轉變的部分,社區投入佔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
近來「社區參與理論」盛行,希望透過整合社區發展與風險管理策略,促進災害風險的降低,並取得更好的災後重建結果。Prof. Douglas Paton再提出森林大火的例子,「從圖表範例可以是一個為期二年的研究。針對澳洲森林大火的救災與復原;澳洲每到特定季節都在特定地區發生森林火災。」他提出成功案例與研究影響,分別針對特定災難狀況提出相應救災方法,他遴選十二個社區,研究方法採用「特定方法」與「隨機介入」來進行,讓社區志工在減災策略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
數據來自2015年到2016,起因往往火災是空氣乾燥引發的大火,結果是社區投入的方式比較成功、比較有策略性的做法,則是減災復原的重要考量 。
復原過程 帶動經濟復甦
Prof. Douglas Paton也為災難介入做一些研究,發現人道救援組織中常將開發與復原工作結合一起,復原過程中也導入經濟復甦的因子,藉此增加復原力。在這個典範模式下,任何的介入方式都是可以是永續經營,而非曇花一現。
他發現真正的對居民起有效作用是把整個救災援助過程整合,才能真正幫助這些受天災影響的社區,也才能是真正有規模的救災模式。
不過,Prof. Douglas Paton也指出優勢導向模式,是有主動投入的意願,透過導師協助投入,並且尊重主體;任何學習適應都應以原本社區的文化特質,不應是外界強行加入一個新的模式,而是落實與融入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永續發展。切勿只專注風險管理的角度,反而讓社區永續發展,脫離或改變社區文化本質。
災前參與 強固風險韌性
減災復原的社區角色不能忽視,慈濟的角度是很好的,Prof. Douglas Paton提出慈濟走入社區參與在地活動,有著很好的立基點可以快速復原整合。災難未發生前,慈濟志工就已經融入在社區,提供社區需要的協助,讓他們有能力建構或因應未來風險的韌性,而不是只在災難發生用才產生作用。在災難發生時重新建構;強固面對未來風險的韌性。
Prof. Douglas Paton藉由生活品質的基礎來瞭解災難生前與減災復原效果來佐證,如社區依附度、能量是否有效的運用,發展相關的能力能否擴建得更紮實。強調慈濟的運作模式不僅止於在災難發生後產生作用,與發生前也可以關聯而產生價值。Prof. Douglas Paton認為這是我們所要共同保護的社區價值。
研究結論Prof. Douglas Paton希望大家充分瞭解事件發生前的準備狀況、災難後的轉變與復原,都要考量採取社區為基本進入組織復原的模型。對災難的倖存者的復建將會很有幫助。
Prof. Douglas Paton指出仍然有豐富的研究實證,都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實踐模型,都可以提供給人道救援的組織更好的介入方法。研究最後建議資源能拓展至社區參與,每個防災救災指標都是可以互相依存的成功關鍵。
(演講者:Prof. Douglas Paton 整理:張資芳 第五屆慈濟論壇報導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