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定會來襲擊臺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為下次的大地震做最好的準備。」以這句話做為「韌性社會之耐震策略」論文發表結語的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鍾立來副主任,於第五屆慈濟論壇第三場專題研討:「天然災害之復原力與重建」,揭示地震的防災非單一策略可成,必須運用多元策略才能將災害降到最低,打破劇災型地震每十五到二十年發生的魔咒。
鍾立來副主任首先談到,在臺灣每一個人都經驗過地震 ,知道地震是無法避免,「我們也非常謙卑地說我們沒有辦法完全排除地震的災害!」但另一方面,他則有信心降低地震災害的衝擊。
至於哪一些方法能讓災害降低並使復原力提高呢?鍾立來副主任舉2016年的美濃地震為例, 地震發生時,中央氣象氣象局發布了一份報告,看起來沒什麼的報告,事實上有很多的資訊,包括說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深度,地圖上面的那些數字代表每一個地方震動的程度,是很重要的報告。
美濃地震造成一百一十七人死亡,在此之前,九二一地震發生不久,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按照過去的統計,發現說每十五到二十年就會發生一次死亡人數超過百人的劇災型地震,如果說我們從2016年往回推的十七年那就是1999年 。面對地震,我們究竟有甚麼方法,他提出七個策略,一一說明其可行與否以及適用之處。
策略一:逃之夭夭,遠走他鄉
地震活躍的程度因所在地而有不同,處於地震活躍地區的臺灣,有人說,我們是不是就採取「逃之夭夭,遠走他鄉」的策略,去到像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這些地震沒有那麼活躍的地方。對多數人來說,還是要留在臺灣,與臺灣共存亡,因此第一個策略不適用於二千三百萬同胞。
策略二:天機神算,地震預測
第二個策略是我們能否預測地震?預測地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常常說我們是不是能夠預測颱風的路徑?地表上的颱風隨著時間演進都有那麼大的不準確性和不確定性,更何況是地表下的地震。
以地震的預測來說,要能夠運用,包括「時間、地點和規模」三個主要的元素,也就是說地震發生的年月日時分、震央 (經緯度)、震源深度,進而推測地震與我們的距離、釋放的能量及會不會有災情等。經過大自然的洗禮,我們了解到,規模6以下的地震在臺灣通常災情並不會很嚴重。若猜測明天有地震,猜對機會高,因為每一年在臺灣有上萬次的地震發生,但缺少規模、位置之精確資訊,不具避災 (撤離、疏散) 的意義。若猜測會有劇災型地震,十五至二十年內,猜對機會高,但也缺少時間、地點之精確資訊,不具避災(撤離、疏散) 之意義,因此,第二個預測地震的策略,以現今來說,科技還沒有成熟到對防災有所幫助。
策略三:先知先覺,地震預警
地震什麼時候發生是老天爺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預測,但我們是不是能夠做預警?不同於預測,當地震已經發生時,我們能否提早得知,在震波尚未抵達前,獲得預警訊息,告知民眾震波即將來襲,預作準備?
譬如南部某地發生地震,震央附近有強震儀,可以傳輸地震發生的訊號,因電子波訊號速度快於地震波,我們就可提前一點知道,這個時間從幾秒到十幾秒,以預作準備。若要採取此方法,需要設置很多、很多的強震儀,不論地震發生在哪裡,總有一個強震儀在震央附近,這種地震預警叫做區域型的預警,我們需要有地震監測網,遍布整個臺灣。
老天爺總是會給人類一條路走,除了區域型的預警,地震的震波有很多成分,其中有二個主要成分,一種叫壓力波(P波、縱波),一種叫剪力波(S波、橫波)。老天爺給我們一些空間,因為P波跑得快,但是他的幅度沒有破壞性;S波跑得慢,震動幅度大,會造成傷害。當 P波到達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預測跟隨的S波有多大,以達到預警的目的。
再以2016年美濃地震為例,距離震央七公里,大約有三點多秒時間預警;如果距離震央七十七公里,大概有十二秒。地震的預警究竟有什麼用途?思考一下,這幾秒到十幾秒,從這邊跑到戶外去,或許做不到,但知道地震要來,在電梯附近的樓層就可以把電梯門打開,人們就不會因為地震被困在電梯之內。尤其地震往往伴隨著火災,人若困在電梯內,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以交通工具來說,高鐵是快速運轉,當收到預警,將速度降低,脫軌、翻車的機率就能大大地降低。再者,有一些產業越來越精準、越來越精密,對震動非常敏感,預警得知地震要來,生產線停下來,將損失降到最低,也能夠提高復原。第三個策略地震的預警是可行的,但不是萬能,是有限制的。
策略四:有以待之,防救計畫
第四個策略,能不能夠做一些災害的防救計畫?從產業來看,怎麼樣讓企業能夠持續的運轉?我們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排除地震的災害,但地震發生後,能不能夠很快速復原?透過建置「臺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 (Taiwan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System, TELES)」模擬地震所可能帶來的災害,藉以評估地震損失、擬訂災害防救計畫、減緩震災損失,進而提高復原效率,這個策略適用於地震前的整備。
策略五:緊急應變,早期損失之評估
地震發生後,能否早一點知道災損的規模跟分佈?試想,深夜地震發生,能不能夠於災害的一、二分鐘之內就把災損通知在官邸的總統,供總統做成救災的布署?根據先前模擬臺灣有可能發生的上萬個地震災損所建立的資料庫,當收到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加以比對,一、二分鐘內做成損失之評估結果,尚未勘災,即大致了解災情。以2016年美濃地震為例,就能把災損分布情況公布出來,幫助快速投入救災,減緩二次災害,提早復原。
策略六:安居之所,耐震設計、施工
第六個策略就是我們能否把新建的房子蓋得好,有耐震的設計、耐震的施工?有兩個時間點很重要,1997年,耐震設計規範發展成熟,但是有這個設計規範,未必能好好的落實;1999年,全臺灣的老百姓,包括建築工人,都眼見我們的房子如果沒有蓋好的話,後果會很嚴重,規範因此比較能夠落實。1999年以後興建的房子,因為「掌握破壞模式,免於崩塌;檢核軟弱層,排除之;加上注意耐震細節,如135度彎鉤、緊密箍筋、耐震續接等」相對來說比較好。1999年集集地震倒塌的房子是1999年以前興建的,2016、2018年所倒塌的房子也是1999年以前所興建的。
策略七:診斷、治療,評估、補強
新建的房子有耐震設計,舊的房子怎麼辦呢?是否能夠做一個補強?以臺南南化區公所和歸仁區公所為例,前者未做結構補強,結構損壞,無法作緊急應變中心;後者有做補強,地震後無損害,且能作為緊急應變中心,正常運作。1999年時有很多校舍倒塌,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校舍補強大致完成,2016年和2018年地震再沒有校舍倒塌。但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不以此為滿足,除了公有建築,也希望是私有建築能夠補強 。
鍾立來副主任最後提到,地震的防災策略很多,不是單一的策略就能夠把災害完全避免,必須運用多元策略。地震的發生,既無可避免,「吾恃其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地震來時,就能有策略對治,減少傷害,加快復原。
(演講者:鍾立來 整理:朱秀蓮 第五屆慈濟論壇報導 2019/09/19)
鍾立來副主任首先談到,在臺灣每一個人都經驗過地震 ,知道地震是無法避免,「我們也非常謙卑地說我們沒有辦法完全排除地震的災害!」但另一方面,他則有信心降低地震災害的衝擊。
至於哪一些方法能讓災害降低並使復原力提高呢?鍾立來副主任舉2016年的美濃地震為例, 地震發生時,中央氣象氣象局發布了一份報告,看起來沒什麼的報告,事實上有很多的資訊,包括說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深度,地圖上面的那些數字代表每一個地方震動的程度,是很重要的報告。
美濃地震造成一百一十七人死亡,在此之前,九二一地震發生不久,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按照過去的統計,發現說每十五到二十年就會發生一次死亡人數超過百人的劇災型地震,如果說我們從2016年往回推的十七年那就是1999年 。面對地震,我們究竟有甚麼方法,他提出七個策略,一一說明其可行與否以及適用之處。
策略一:逃之夭夭,遠走他鄉
地震活躍的程度因所在地而有不同,處於地震活躍地區的臺灣,有人說,我們是不是就採取「逃之夭夭,遠走他鄉」的策略,去到像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這些地震沒有那麼活躍的地方。對多數人來說,還是要留在臺灣,與臺灣共存亡,因此第一個策略不適用於二千三百萬同胞。
策略二:天機神算,地震預測
第二個策略是我們能否預測地震?預測地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常常說我們是不是能夠預測颱風的路徑?地表上的颱風隨著時間演進都有那麼大的不準確性和不確定性,更何況是地表下的地震。
以地震的預測來說,要能夠運用,包括「時間、地點和規模」三個主要的元素,也就是說地震發生的年月日時分、震央 (經緯度)、震源深度,進而推測地震與我們的距離、釋放的能量及會不會有災情等。經過大自然的洗禮,我們了解到,規模6以下的地震在臺灣通常災情並不會很嚴重。若猜測明天有地震,猜對機會高,因為每一年在臺灣有上萬次的地震發生,但缺少規模、位置之精確資訊,不具避災 (撤離、疏散) 的意義。若猜測會有劇災型地震,十五至二十年內,猜對機會高,但也缺少時間、地點之精確資訊,不具避災(撤離、疏散) 之意義,因此,第二個預測地震的策略,以現今來說,科技還沒有成熟到對防災有所幫助。
策略三:先知先覺,地震預警
地震什麼時候發生是老天爺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預測,但我們是不是能夠做預警?不同於預測,當地震已經發生時,我們能否提早得知,在震波尚未抵達前,獲得預警訊息,告知民眾震波即將來襲,預作準備?
譬如南部某地發生地震,震央附近有強震儀,可以傳輸地震發生的訊號,因電子波訊號速度快於地震波,我們就可提前一點知道,這個時間從幾秒到十幾秒,以預作準備。若要採取此方法,需要設置很多、很多的強震儀,不論地震發生在哪裡,總有一個強震儀在震央附近,這種地震預警叫做區域型的預警,我們需要有地震監測網,遍布整個臺灣。
老天爺總是會給人類一條路走,除了區域型的預警,地震的震波有很多成分,其中有二個主要成分,一種叫壓力波(P波、縱波),一種叫剪力波(S波、橫波)。老天爺給我們一些空間,因為P波跑得快,但是他的幅度沒有破壞性;S波跑得慢,震動幅度大,會造成傷害。當 P波到達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預測跟隨的S波有多大,以達到預警的目的。
再以2016年美濃地震為例,距離震央七公里,大約有三點多秒時間預警;如果距離震央七十七公里,大概有十二秒。地震的預警究竟有什麼用途?思考一下,這幾秒到十幾秒,從這邊跑到戶外去,或許做不到,但知道地震要來,在電梯附近的樓層就可以把電梯門打開,人們就不會因為地震被困在電梯之內。尤其地震往往伴隨著火災,人若困在電梯內,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以交通工具來說,高鐵是快速運轉,當收到預警,將速度降低,脫軌、翻車的機率就能大大地降低。再者,有一些產業越來越精準、越來越精密,對震動非常敏感,預警得知地震要來,生產線停下來,將損失降到最低,也能夠提高復原。第三個策略地震的預警是可行的,但不是萬能,是有限制的。
策略四:有以待之,防救計畫
第四個策略,能不能夠做一些災害的防救計畫?從產業來看,怎麼樣讓企業能夠持續的運轉?我們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排除地震的災害,但地震發生後,能不能夠很快速復原?透過建置「臺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 (Taiwan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System, TELES)」模擬地震所可能帶來的災害,藉以評估地震損失、擬訂災害防救計畫、減緩震災損失,進而提高復原效率,這個策略適用於地震前的整備。
策略五:緊急應變,早期損失之評估
地震發生後,能否早一點知道災損的規模跟分佈?試想,深夜地震發生,能不能夠於災害的一、二分鐘之內就把災損通知在官邸的總統,供總統做成救災的布署?根據先前模擬臺灣有可能發生的上萬個地震災損所建立的資料庫,當收到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加以比對,一、二分鐘內做成損失之評估結果,尚未勘災,即大致了解災情。以2016年美濃地震為例,就能把災損分布情況公布出來,幫助快速投入救災,減緩二次災害,提早復原。
策略六:安居之所,耐震設計、施工
第六個策略就是我們能否把新建的房子蓋得好,有耐震的設計、耐震的施工?有兩個時間點很重要,1997年,耐震設計規範發展成熟,但是有這個設計規範,未必能好好的落實;1999年,全臺灣的老百姓,包括建築工人,都眼見我們的房子如果沒有蓋好的話,後果會很嚴重,規範因此比較能夠落實。1999年以後興建的房子,因為「掌握破壞模式,免於崩塌;檢核軟弱層,排除之;加上注意耐震細節,如135度彎鉤、緊密箍筋、耐震續接等」相對來說比較好。1999年集集地震倒塌的房子是1999年以前興建的,2016、2018年所倒塌的房子也是1999年以前所興建的。
策略七:診斷、治療,評估、補強
新建的房子有耐震設計,舊的房子怎麼辦呢?是否能夠做一個補強?以臺南南化區公所和歸仁區公所為例,前者未做結構補強,結構損壞,無法作緊急應變中心;後者有做補強,地震後無損害,且能作為緊急應變中心,正常運作。1999年時有很多校舍倒塌,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校舍補強大致完成,2016年和2018年地震再沒有校舍倒塌。但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不以此為滿足,除了公有建築,也希望是私有建築能夠補強 。
鍾立來副主任最後提到,地震的防災策略很多,不是單一的策略就能夠把災害完全避免,必須運用多元策略。地震的發生,既無可避免,「吾恃其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地震來時,就能有策略對治,減少傷害,加快復原。
(演講者:鍾立來 整理:朱秀蓮 第五屆慈濟論壇報導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