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第五節慈濟論壇第二天議程伊始,現場響起一片手機蜂鳴聲,恰逢「108年國家防災日演習」的警報。而正站在講台上的美國國土安全局信仰和機會倡議中心的凱文‧史密斯(Kevin Smith)主任隨即表示:「我瞭解921對臺灣的意義。各位不用因為這樣的聲音(打斷演講)而感覺不好意思,這是提醒地震的預警,也是從災難中我們得到的進步。」
從受助者身上 看見人性光芒
過去二十幾年,凱文‧史密斯主任在西方世界做了很多救災的工作。很多人問他為什麼會選擇這項工作,必須經常面對悲劇、面對災難的故事?他總是說,有時候從最遺憾、在災難發生的時刻,其實也可以讓他發現喜悅的感動。
史密斯主任分享,在1997年,美國北邊有一個地方發生洪水災難,當時他指揮一個規模很大的賑災行動。受災者流離失所、一無所有,整個社區被河水淹沒;唯一可以連結兩個大社區的橋梁也不能倖免無法通行。當時他必須運送很多漂白水、消毒劑等,置放在一個大型的停車場,數次的來來回回,解決居民的衛生問題。
後來,洪水慢慢消退,他看到有兩位女士在停車場的各一端負責整理物資。當她們距離愈來愈靠近,目光看到彼此時,激動擁抱對方;原來她們是感情最好的姊妹,洪水發生後,無法聯繫上。
兩姊妹放情哭泣的那一刻,焦慮,擔心轉化成安心和喜悅,就是為什麼凱文‧史密斯可以克服這麼多的困難,在二十三年裡,一直熱愛他的工作。他表示:「透過賑災救助的付出,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因為這是很多人在日常看不到的大喜! 」
美國土安全局 整理防災重點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專門負責所有緊急事務的指揮。「有位卸任的署長,過去在策略會議時,經常說道『從2018到2022年,一定要趕快發明一個救災、賑災策略!』」凱文‧史密斯覺得這點跟慈濟相當類似,「我們要幫助人們在災前、災難中,及災難後都能走向復原。」為此,美國聯邦政府邀集四千位專家集思廣益,定出救災策略三個重要目標。
一、 要有備災的文化
在美國四月到五月,就會看到電臺、政府、很多的機構開始提醒大家即將有颶風到來。即便如此,他也發現在備災工作上有很大的落差,特別在災民的保險方案上。2017年哈維風災時,大休士頓地區下了六十英吋的降雨量,「居民隨時都要準備迎接這樣的災難,所以也必須要解決這種保險的落差。」
二、 針對大型災難,在國家的賦能
從2017年到2018年的天災不停的發生,人類簡直是亳無招架能力,美國聯邦政府能力建構要加強。人力資源科技及工具,要對大型災難有因應之道,不能到災難臨頭時,才去思考要怎麼做。
三、 組織更加簡化
為了讓國土安全局更加親近民眾,當時設定組織章程時,制度設計過於僵化,因此讓很多災民不曉得如何跟國土安全局聯絡。因此,「親民」成了他們的目標,同時力求組織架構更加簡化,才可以更快速度協助有需要的災民。史密斯主任說明:「在面臨災難時,有所謂的緊急支援功能,對於美國來講,這是新概念——過去稱『國家災難應變計畫』,現在是『國家災難的應變框架』。」
連結宗教領袖 促進官民信任
說明救災策略的三個目標後,凱文‧史密斯以自身經驗說明國土安全局在「親民」工作上,可以進行的方向。凱文‧史密斯的父親是一個牧師,小時候的他就發現,當社區居民在遇到災難時,經常會去找他們的宗教領袖,他的父母親也經常會接到教友通知,有很多無家可歸的人、沒有食物吃等等。
為什麼在這時候居民會打電話給牧師呢?因為在發生災難時,受災居民不知道可以信任誰,所以第一個會打給宗教領袖。尤其人民面對現在的政府或媒體,通常是缺乏信任的。所以當遇到災難時,第一個會想信仰的宗教領袖。
在美國教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總共有十萬五千所各級學校,但卻有三十四萬五千個信仰場所。從2006年,國土安全局信仰和機會倡議中心就開始跟信仰機構充分合作,並持續精益求精,希望能透過散布在美國各地信仰的機構,真正為每個社區的居民,提供最需要的服務。
凱文‧史密斯非常感謝美國的曾慈慧師姊,她是慈濟基金會在美國一個很重要的代言人,號召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工投入,在面對所有的災民時,心懷慈悲,除了能提供所需要的協助外,態度更是在謙虛中展現出不平凡,由於她的存在,讓所有的受災民眾安心。
凱文‧史密斯知道每次有災難發生時,慈濟基金會都是率先進入災區跟其他的信仰機構合作,協助災民做重建工作。「2017年的一份報告指出:所謂的信仰團體能在救災過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他提出有一項研究顯示,在美國的信仰機構可以說對於「美國經濟貢獻度」達到了1.3兆美金,凱文‧史密斯表示:「不跟他們合作,等於是自廢武功,我們應該要好好利用這些是美國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引擎。」
安全仍有風險 宗教慎防恐攻
另外,凱文‧史密斯還有一項很重要的職責,現在在世界各地可以看到有愈來愈多的人,鎖定了一些脆弱目標進行攻擊,例如信仰場所。信仰場所始終歡迎所有人,由於這開放的態度,變成有心人可以攻擊的目標。
美國總統也說:「不管哪個宗教、民眾,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所以現在有另一個工具,國土安全局信仰和機會倡議中心希望能協助強化「信仰機構場所的安全」,讓教友不必生活在恐懼中。
去年,美國國土安全局總共花費了六千萬美金,鼓勵信仰場所採取必要行動,來維護信仰場所的安全;也提醒如何進行必要的監控、心理建設。明年,美國國會已經通過,把金額增加為七千五百萬萬美金,因為政府了解宗教的自由太重要了。凱文‧史密斯主任提供www.fema.gov/faith-resources網站,讓大家可以看到相關資源。
事實上不只關心災難,還有關心備災、信仰組織的安全、移民問題、網路安全等問題。工作很多樣,主要是幫助不同的信仰組織他們最關心的事項,可以繼續順利服務他們的信眾、國家以及國際友人。
(演講者:Kevin Smith 整理:郭素芳 第五屆慈濟論壇報導 2019/09/20)
從受助者身上 看見人性光芒
過去二十幾年,凱文‧史密斯主任在西方世界做了很多救災的工作。很多人問他為什麼會選擇這項工作,必須經常面對悲劇、面對災難的故事?他總是說,有時候從最遺憾、在災難發生的時刻,其實也可以讓他發現喜悅的感動。
史密斯主任分享,在1997年,美國北邊有一個地方發生洪水災難,當時他指揮一個規模很大的賑災行動。受災者流離失所、一無所有,整個社區被河水淹沒;唯一可以連結兩個大社區的橋梁也不能倖免無法通行。當時他必須運送很多漂白水、消毒劑等,置放在一個大型的停車場,數次的來來回回,解決居民的衛生問題。
後來,洪水慢慢消退,他看到有兩位女士在停車場的各一端負責整理物資。當她們距離愈來愈靠近,目光看到彼此時,激動擁抱對方;原來她們是感情最好的姊妹,洪水發生後,無法聯繫上。
兩姊妹放情哭泣的那一刻,焦慮,擔心轉化成安心和喜悅,就是為什麼凱文‧史密斯可以克服這麼多的困難,在二十三年裡,一直熱愛他的工作。他表示:「透過賑災救助的付出,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因為這是很多人在日常看不到的大喜! 」
美國土安全局 整理防災重點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專門負責所有緊急事務的指揮。「有位卸任的署長,過去在策略會議時,經常說道『從2018到2022年,一定要趕快發明一個救災、賑災策略!』」凱文‧史密斯覺得這點跟慈濟相當類似,「我們要幫助人們在災前、災難中,及災難後都能走向復原。」為此,美國聯邦政府邀集四千位專家集思廣益,定出救災策略三個重要目標。
一、 要有備災的文化
在美國四月到五月,就會看到電臺、政府、很多的機構開始提醒大家即將有颶風到來。即便如此,他也發現在備災工作上有很大的落差,特別在災民的保險方案上。2017年哈維風災時,大休士頓地區下了六十英吋的降雨量,「居民隨時都要準備迎接這樣的災難,所以也必須要解決這種保險的落差。」
二、 針對大型災難,在國家的賦能
從2017年到2018年的天災不停的發生,人類簡直是亳無招架能力,美國聯邦政府能力建構要加強。人力資源科技及工具,要對大型災難有因應之道,不能到災難臨頭時,才去思考要怎麼做。
三、 組織更加簡化
為了讓國土安全局更加親近民眾,當時設定組織章程時,制度設計過於僵化,因此讓很多災民不曉得如何跟國土安全局聯絡。因此,「親民」成了他們的目標,同時力求組織架構更加簡化,才可以更快速度協助有需要的災民。史密斯主任說明:「在面臨災難時,有所謂的緊急支援功能,對於美國來講,這是新概念——過去稱『國家災難應變計畫』,現在是『國家災難的應變框架』。」
連結宗教領袖 促進官民信任
說明救災策略的三個目標後,凱文‧史密斯以自身經驗說明國土安全局在「親民」工作上,可以進行的方向。凱文‧史密斯的父親是一個牧師,小時候的他就發現,當社區居民在遇到災難時,經常會去找他們的宗教領袖,他的父母親也經常會接到教友通知,有很多無家可歸的人、沒有食物吃等等。
為什麼在這時候居民會打電話給牧師呢?因為在發生災難時,受災居民不知道可以信任誰,所以第一個會打給宗教領袖。尤其人民面對現在的政府或媒體,通常是缺乏信任的。所以當遇到災難時,第一個會想信仰的宗教領袖。
在美國教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總共有十萬五千所各級學校,但卻有三十四萬五千個信仰場所。從2006年,國土安全局信仰和機會倡議中心就開始跟信仰機構充分合作,並持續精益求精,希望能透過散布在美國各地信仰的機構,真正為每個社區的居民,提供最需要的服務。
凱文‧史密斯非常感謝美國的曾慈慧師姊,她是慈濟基金會在美國一個很重要的代言人,號召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工投入,在面對所有的災民時,心懷慈悲,除了能提供所需要的協助外,態度更是在謙虛中展現出不平凡,由於她的存在,讓所有的受災民眾安心。
凱文‧史密斯知道每次有災難發生時,慈濟基金會都是率先進入災區跟其他的信仰機構合作,協助災民做重建工作。「2017年的一份報告指出:所謂的信仰團體能在救災過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他提出有一項研究顯示,在美國的信仰機構可以說對於「美國經濟貢獻度」達到了1.3兆美金,凱文‧史密斯表示:「不跟他們合作,等於是自廢武功,我們應該要好好利用這些是美國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引擎。」
安全仍有風險 宗教慎防恐攻
另外,凱文‧史密斯還有一項很重要的職責,現在在世界各地可以看到有愈來愈多的人,鎖定了一些脆弱目標進行攻擊,例如信仰場所。信仰場所始終歡迎所有人,由於這開放的態度,變成有心人可以攻擊的目標。
美國總統也說:「不管哪個宗教、民眾,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所以現在有另一個工具,國土安全局信仰和機會倡議中心希望能協助強化「信仰機構場所的安全」,讓教友不必生活在恐懼中。
去年,美國國土安全局總共花費了六千萬美金,鼓勵信仰場所採取必要行動,來維護信仰場所的安全;也提醒如何進行必要的監控、心理建設。明年,美國國會已經通過,把金額增加為七千五百萬萬美金,因為政府了解宗教的自由太重要了。凱文‧史密斯主任提供www.fema.gov/faith-resources網站,讓大家可以看到相關資源。
事實上不只關心災難,還有關心備災、信仰組織的安全、移民問題、網路安全等問題。工作很多樣,主要是幫助不同的信仰組織他們最關心的事項,可以繼續順利服務他們的信眾、國家以及國際友人。
(演講者:Kevin Smith 整理:郭素芳 第五屆慈濟論壇報導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