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姿勢影響心情 常保持開展姿態
被告知罹患癌症,有時會讓人無法承受,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醫師指出,過去曾有民眾被診斷罹患癌症,雖然只是第一期,醫師評估預後極佳,但患者本身卻無法擺脫負面情緒而輕生,讓醫療團隊十分遺憾。為了提供患者更多心理支持,腫瘤中心去年起特別與臨床心理中心合作,由臨床心理師提供癌症患者心理諮商管道,幫患者找到情緒的出口。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心理師陳可家表示,癌症患者生病之後,有時心情不好,悲傷或煩惱不想讓家人知道,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病情等,都可以找臨床心理師談一談。除了心理諮商外,陳可家也提供一些民眾平時即可自行練習的抒壓方式。

腹式呼吸穩定情緒 需要援助莫吝開口
除了表情和身體姿勢的改變,調整呼吸的方式,採用腹式呼吸,也能有助於心情的改善。陳可家表示,心情不好或緊張時,呼吸會不由自主地變快或不順暢,若是能將呼吸調順,心情就會變好。
腹式呼吸是在吸氣是將腹部脹大,讓胸腹之間的橫膈膜向下伸展,使胸腔的空間變大,能吸入更多空氣。在練習時可以舒適地坐著,先將空氣吐出,再慢慢吸氣,將腹部脹大,接著慢慢吐氣,腹部內縮,如此緩慢地吸氣、吐氣,腦海中除了吸氣、吐氣之外,先將其它思緒放下,維持吐氣的速度比吸氣的速度還慢,每天用一段時間練習腹式呼吸法,可以強化自律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幫助身體放鬆,心情自然變好。
陳可家表示,臨床心理師除了可以陪人聊天外,還可以教大家放鬆以及調整生活方式的方法,若是癌症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心理師協助,只要向護理人員反映,即可協助安排,費用由健保支付,出院後若要找心理師,可掛身心醫學科門診,由醫師轉介心理師,一樣由健保給付,或是直接掛臨床心理師門診,自費看診。
(文:黃小娟 報導:大林慈濟醫院院長室 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