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用心用愛長期關懷社區長者,慈濟基金會繼秀林鄉、吉安鄉、壽豐鄉、光復鄉、玉里鎮等原鄉、偏鄉推動「幸福共餐」之後,首次將關懷社區長者的觸角,深入都會地區—─花蓮市,慈濟與花蓮市公所、主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在主和里成立「幸福共餐」關懷據點。幸福共餐時間一到,主廚謝榮華領軍的香積團隊,用愛心、耐心、信心、用心、貼心提供了十道「五心級佳餚」,以最高敬意親自上菜,與會嘉賓無不驚艷素食居然也能如此美味。
用心用愛規畫 盡求推動圓滿
自去年(2014年)12月開始,慈濟基金會與花蓮市公所、主和里社區發展協會共進行八次協調會議;並於今年(2015年)3月7日,由主和里社區發展協會及慈濟志工共同拜會共餐長者,並作成問卷紀錄,有助於推動長者醫療、樂齡教育、關懷陪伴之規劃。
「關懷站的成立過程,除了與社區充份溝通外,任何小細節都盡求圓滿,期望將慈濟人文帶入社區。」慈濟志工莊惠瑛表示,連圍裙上繡著「主和心慈濟情」的字體、顏色、位置都反覆確認後,找到最佳樣式才進行繡製,這分用心,無不展現在此次關懷的行動中。
4月8日「主和里慈濟社區關懷據點」於首次試營運,社區志工張淑芬說:「各方反應熱烈,主和里單親、身心障礙、六十五歲以上長輩都喜歡參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志工安排團康、五行健康操,讓長者來這裡說說唱唱,非常開心。中午所提供的素食餐點,則每週變換菜色,讓他們能吃出健康與活力。張淑芬表示,在慈濟志工帶動陪伴下,社區開始有人拋磚引玉,捐助米、麵。長者在家難免會胡思亂想,來這量量血壓,互相談心,生活頓時有了目標,現在每到週三都想到據點來感受這分關懷之情。
歡欣鑼鼓聲中 正式揭牌營運
5月27日上午,花蓮市主和里社區活動中心的「主和里慈濟社區關懷據點」正式揭牌營運。現場貴賓冠蓋雲集,包括市長田智宣、市民代表會主席蘇美珠及多位市民代表、花蓮市衛生所主任周傳慧及數位里長、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發處主任呂芳川、主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元春共同參與這場盛會。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眾人沉靜在〈感恩、尊重、愛〉的音樂中,展開活動,慈濟志工踏著整齊莊嚴步伐,為長輩獻上一杯三好茶。「每一口茶代表一個好,第一口是身體好,第二口是精神好,第三口是認識您真好。」陳俐芬說著感恩:「我們感恩有這分好因緣,能和社區阿公阿嬤們認識。奉上這杯好茶,把滿心的愛,送給在座的每位長輩們。」
「每天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給電視看,吃飽睡,睡飽吃,時間過得好慢。」打扮亮麗的社區志工王水梅有感而發地表示,現在有機會參與這項活動,將會好好珍惜。王水梅看到志工們的付出,讓長者那麼快樂,她也決定要跟著慈濟志工莊惠瑛,一起當個快樂志工。
在〈河塘月色〉音樂中,社區志工媽媽整齊劃一穿著桃紅色上衣、黑長褲的團體服,帶著淺淺微笑,動作輕柔優雅,舞出美曼姿態,充滿年輕人的朝氣。
高齡友善城市 打造最佳典範
市長田智宣與慈濟基金會主任呂芳川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社區長者在此處不僅有專業衛教宣導,還有社區共餐,讓長者走出家門、廣交朋友,度過愉快的銀髮退休生活。
市長田智宣希望借重慈濟基金會專業人才,培訓出更多的專業志工,在花蓮市轄區內其他的福氣站與關懷據點,慈濟也能提供更多的支援。田市長表示,「透過每週的課程,來傳播健康資訊,及正確的用藥觀念,讓長者身心靈更為健康。主和里關懷據點將成為鄰近各里的長者心靈寄託中心。」
呂芳川主任也說,「現在政府正跟世界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接軌,慈濟基金會與花蓮市公所打造『高齡友善城市』在花蓮市,希望花蓮市成為臺灣地區第一個最典範的『高齡友善城市』。」除此之外,慈濟基金會將提供長者居家安全扶手設置,降低長者跌倒的風險,並透過共餐、社會互動,讓長者頭腦更清楚,更有活力。另外藉由醫療專業人員、大學教師共同設計一套活動,期望對長者在行動上、身體機能上有所幫助,慈濟醫院也將定期在此為長者做健康檢查服務。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主和里約有一千二百位長者,主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元春表示,「在這之前就有成立『主和里社區關懷據點』的構想與行動,但並未成功。此次在慈濟基金會的協助下,總算如願以償,十分高興。」
主和心慈濟情 溫暖長者人心
主和里社區關懷站的成立,慈濟特別準備兩組快速爐、一組流理臺和一只大鍋鏟,交給社區志工。另外,贈送長者和社區志工每人一套環保餐具,讓他們享用美食之外,還能保護大地。「把手牽起,相親相愛能共聚一堂,是非常好的因緣,大家親如家人般溫暖。」眾人在〈一家人〉樂聲中傳遞一分愛,貴賓們、長者和志工手牽手一起歡唱,讓主和心慈濟情,有大家的心、慈濟的情,溫暖社區每一個角落。
共餐時間一到,由主廚謝榮華領軍的香積團隊,用愛心、耐心、信心、用心、貼心提供了十道「五心級佳餚」,以最高敬意親自上菜。現場的貴賓及長者們,很驚訝素食居然可以煮出這樣美味。
「好吃嗎?」志工問。阿公、阿嬤們像是有標準答案一樣,居然都說「好吃!好吃!」現場準備的餐量足夠,獨居的阿公、阿嬤們吃飽後,各個都再打包一份帶回家,歡喜地說:「晚上不用『動鼎動灶』了。」一場幸福共餐盛會在阿公阿嬤滿足的笑容中圓滿。【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素蘭、游坤旗 花蓮報導 2015/05/27)
Clik here to view.

用心用愛規畫 盡求推動圓滿
自去年(2014年)12月開始,慈濟基金會與花蓮市公所、主和里社區發展協會共進行八次協調會議;並於今年(2015年)3月7日,由主和里社區發展協會及慈濟志工共同拜會共餐長者,並作成問卷紀錄,有助於推動長者醫療、樂齡教育、關懷陪伴之規劃。
「關懷站的成立過程,除了與社區充份溝通外,任何小細節都盡求圓滿,期望將慈濟人文帶入社區。」慈濟志工莊惠瑛表示,連圍裙上繡著「主和心慈濟情」的字體、顏色、位置都反覆確認後,找到最佳樣式才進行繡製,這分用心,無不展現在此次關懷的行動中。
4月8日「主和里慈濟社區關懷據點」於首次試營運,社區志工張淑芬說:「各方反應熱烈,主和里單親、身心障礙、六十五歲以上長輩都喜歡參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志工安排團康、五行健康操,讓長者來這裡說說唱唱,非常開心。中午所提供的素食餐點,則每週變換菜色,讓他們能吃出健康與活力。張淑芬表示,在慈濟志工帶動陪伴下,社區開始有人拋磚引玉,捐助米、麵。長者在家難免會胡思亂想,來這量量血壓,互相談心,生活頓時有了目標,現在每到週三都想到據點來感受這分關懷之情。
歡欣鑼鼓聲中 正式揭牌營運
5月27日上午,花蓮市主和里社區活動中心的「主和里慈濟社區關懷據點」正式揭牌營運。現場貴賓冠蓋雲集,包括市長田智宣、市民代表會主席蘇美珠及多位市民代表、花蓮市衛生所主任周傳慧及數位里長、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發處主任呂芳川、主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元春共同參與這場盛會。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眾人沉靜在〈感恩、尊重、愛〉的音樂中,展開活動,慈濟志工踏著整齊莊嚴步伐,為長輩獻上一杯三好茶。「每一口茶代表一個好,第一口是身體好,第二口是精神好,第三口是認識您真好。」陳俐芬說著感恩:「我們感恩有這分好因緣,能和社區阿公阿嬤們認識。奉上這杯好茶,把滿心的愛,送給在座的每位長輩們。」
「每天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給電視看,吃飽睡,睡飽吃,時間過得好慢。」打扮亮麗的社區志工王水梅有感而發地表示,現在有機會參與這項活動,將會好好珍惜。王水梅看到志工們的付出,讓長者那麼快樂,她也決定要跟著慈濟志工莊惠瑛,一起當個快樂志工。
在〈河塘月色〉音樂中,社區志工媽媽整齊劃一穿著桃紅色上衣、黑長褲的團體服,帶著淺淺微笑,動作輕柔優雅,舞出美曼姿態,充滿年輕人的朝氣。
高齡友善城市 打造最佳典範
市長田智宣與慈濟基金會主任呂芳川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社區長者在此處不僅有專業衛教宣導,還有社區共餐,讓長者走出家門、廣交朋友,度過愉快的銀髮退休生活。
市長田智宣希望借重慈濟基金會專業人才,培訓出更多的專業志工,在花蓮市轄區內其他的福氣站與關懷據點,慈濟也能提供更多的支援。田市長表示,「透過每週的課程,來傳播健康資訊,及正確的用藥觀念,讓長者身心靈更為健康。主和里關懷據點將成為鄰近各里的長者心靈寄託中心。」
呂芳川主任也說,「現在政府正跟世界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接軌,慈濟基金會與花蓮市公所打造『高齡友善城市』在花蓮市,希望花蓮市成為臺灣地區第一個最典範的『高齡友善城市』。」除此之外,慈濟基金會將提供長者居家安全扶手設置,降低長者跌倒的風險,並透過共餐、社會互動,讓長者頭腦更清楚,更有活力。另外藉由醫療專業人員、大學教師共同設計一套活動,期望對長者在行動上、身體機能上有所幫助,慈濟醫院也將定期在此為長者做健康檢查服務。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主和心慈濟情 溫暖長者人心
主和里社區關懷站的成立,慈濟特別準備兩組快速爐、一組流理臺和一只大鍋鏟,交給社區志工。另外,贈送長者和社區志工每人一套環保餐具,讓他們享用美食之外,還能保護大地。「把手牽起,相親相愛能共聚一堂,是非常好的因緣,大家親如家人般溫暖。」眾人在〈一家人〉樂聲中傳遞一分愛,貴賓們、長者和志工手牽手一起歡唱,讓主和心慈濟情,有大家的心、慈濟的情,溫暖社區每一個角落。
共餐時間一到,由主廚謝榮華領軍的香積團隊,用愛心、耐心、信心、用心、貼心提供了十道「五心級佳餚」,以最高敬意親自上菜。現場的貴賓及長者們,很驚訝素食居然可以煮出這樣美味。
「好吃嗎?」志工問。阿公、阿嬤們像是有標準答案一樣,居然都說「好吃!好吃!」現場準備的餐量足夠,獨居的阿公、阿嬤們吃飽後,各個都再打包一份帶回家,歡喜地說:「晚上不用『動鼎動灶』了。」一場幸福共餐盛會在阿公阿嬤滿足的笑容中圓滿。【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素蘭、游坤旗 花蓮報導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