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新芽獎學金得獎者,在家人或志工的陪伴下,紛紛到來,為2019年慈濟北區新芽獎助學金頒獎典禮開啟序幕。
隆重的頒獎典禮,除了有貴賓的祝福,還安排了受獎同學分享奮發向上的心路歷程。
溫暖陪伴 引領人生方向
就讀國中特教班的歐同學,由媽媽及老師陪同上臺領獎。歐媽媽是新住民,在課業學習上無法幫助孩子,還好有志工幫忙看功課,鄰居也會幫忙。
歐同學的老師葉吟雯也特地來參加頒獎典禮。從典禮中,她看到慈濟人的用心,持續陪伴孩子們走過成長過程,而歐同學是她班上唯一比較需要長期陪伴的個案,「歐媽媽學會如何在臺灣生活的過程,看到慈濟志工長期陪伴,對他們的幫助改變及成長。」
領取大專組新芽獎學金的丁同學,在國二之前,生活無憂無慮。不料,父親因癌症過世,家裡瞬間失去經濟的支柱,他亦頓失方向,開始沉迷網咖,大學考試墊底,想要重考卻因補習費太貴而作罷。媽媽也因經濟壓力,而前往日本工作;丁同學和妹妹則留在臺灣過著辛苦的日子;後來,房東引薦慈濟志工幫忙和關懷,讓兄妹倆得到溫暖,日子也才漸漸回到常軌。
看到學長畢業後求職碰壁,丁同學思考自己的學經歷,想謀得本科系的好工作,會比較困難,所以決定報考研究所,大三的時候,他邊打工邊讀書,存錢補習,終於考上六所公立大學的研究所,現在就讀政大資管所。
他鼓勵在場的學弟妹們,只要大家願意發心,縱使生活困苦還是能對社會有貢獻,就從投竹筒開始,從一個手心向上的人,也可以轉而手心向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感恩相助 學做他人的貴人
2015年八仙樂園發生粉塵爆事件,受傷的廖同學就在那一年與慈濟第一次相遇,那段期間慈濟志工,時常用正念祝福她,替她加油打氣,鼓勵她去面對傷痛,家人也在志工的愛與關懷感染下,可以更樂觀去面對傷痛。
廖同學分享,受傷後一年多的期間,經歷身體上的植皮手術,痛苦恐懼的復建,一路上,其實心理上的重建是更加困難的一步,她在爸爸及志工陪伴下一一度過,也加深父女之間的感情。
身體恢復後,她投入志工的活動,用自己的善念去給予社會更多的溫暖與愛,也是做一個回饋,覺得心中有股暖流,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內心感到非常幸福,能夠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對未來她說人生沒有回頭路,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口,遇到逆境應該勇敢的面對,在挫折中發現其中的意義。「很感恩這場意外讓她加入慈濟這個大家庭,也感恩慈濟志工,在人生低潮的時候給予的鼓勵,讓她更有力量勇往前進。」
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慈濟關懷的林同學,目前就讀大學體育系三年級,一路上在志工的陪伴下都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他感性地分享,哪一個陌生人會十幾年來不計較,沒有要任何的回報,一直陪伴?現在他寒暑假都會回國中母校協助老師訓練田徑隊,也學習做那個不求回報的「陌生人」。
長期陪伴 最是可貴且無價
第一次參加頒獎活動的臺北市社會局主任秘書鄭文惠,聽完同學的分享後感動滿滿。她說自己在助人的工作這一行,已經做了三十四年,也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能夠感同身受在成長過程中,也許會遇到的一些困難,而慈濟志工讓她最感動的是無私的陪伴,那才是最可貴,最無價的關懷。
鄭主秘期勉在場的年輕學子們,新芽獎代表的意義很深遠。它不只播下一顆種子在他們(受助者)的身上,也期待這顆種子不斷地發芽茁壯,把這分別人給自己的善念、鼓勵、陪伴,帶到更多的地方,去回饋給別人。
臺北市教育局何雅娟副局長,雖然不是第一次參加這項活動,但每次都因感動而掉眼淚。她對臺下的學子們說:「請同學們來現身說法,就是很大的鼓勵,通過實際案例讓孩子知道,你們的努力我們看得到,我們會協助你,不要因為自己的環境不是很好,而放棄最重要的學習。」【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色娟、林瑩欣 臺北報導 2019/10/26)
隆重的頒獎典禮,除了有貴賓的祝福,還安排了受獎同學分享奮發向上的心路歷程。
溫暖陪伴 引領人生方向
就讀國中特教班的歐同學,由媽媽及老師陪同上臺領獎。歐媽媽是新住民,在課業學習上無法幫助孩子,還好有志工幫忙看功課,鄰居也會幫忙。
歐同學的老師葉吟雯也特地來參加頒獎典禮。從典禮中,她看到慈濟人的用心,持續陪伴孩子們走過成長過程,而歐同學是她班上唯一比較需要長期陪伴的個案,「歐媽媽學會如何在臺灣生活的過程,看到慈濟志工長期陪伴,對他們的幫助改變及成長。」
領取大專組新芽獎學金的丁同學,在國二之前,生活無憂無慮。不料,父親因癌症過世,家裡瞬間失去經濟的支柱,他亦頓失方向,開始沉迷網咖,大學考試墊底,想要重考卻因補習費太貴而作罷。媽媽也因經濟壓力,而前往日本工作;丁同學和妹妹則留在臺灣過著辛苦的日子;後來,房東引薦慈濟志工幫忙和關懷,讓兄妹倆得到溫暖,日子也才漸漸回到常軌。
看到學長畢業後求職碰壁,丁同學思考自己的學經歷,想謀得本科系的好工作,會比較困難,所以決定報考研究所,大三的時候,他邊打工邊讀書,存錢補習,終於考上六所公立大學的研究所,現在就讀政大資管所。
他鼓勵在場的學弟妹們,只要大家願意發心,縱使生活困苦還是能對社會有貢獻,就從投竹筒開始,從一個手心向上的人,也可以轉而手心向下,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感恩相助 學做他人的貴人
2015年八仙樂園發生粉塵爆事件,受傷的廖同學就在那一年與慈濟第一次相遇,那段期間慈濟志工,時常用正念祝福她,替她加油打氣,鼓勵她去面對傷痛,家人也在志工的愛與關懷感染下,可以更樂觀去面對傷痛。
廖同學分享,受傷後一年多的期間,經歷身體上的植皮手術,痛苦恐懼的復建,一路上,其實心理上的重建是更加困難的一步,她在爸爸及志工陪伴下一一度過,也加深父女之間的感情。
身體恢復後,她投入志工的活動,用自己的善念去給予社會更多的溫暖與愛,也是做一個回饋,覺得心中有股暖流,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內心感到非常幸福,能夠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對未來她說人生沒有回頭路,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口,遇到逆境應該勇敢的面對,在挫折中發現其中的意義。「很感恩這場意外讓她加入慈濟這個大家庭,也感恩慈濟志工,在人生低潮的時候給予的鼓勵,讓她更有力量勇往前進。」
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慈濟關懷的林同學,目前就讀大學體育系三年級,一路上在志工的陪伴下都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他感性地分享,哪一個陌生人會十幾年來不計較,沒有要任何的回報,一直陪伴?現在他寒暑假都會回國中母校協助老師訓練田徑隊,也學習做那個不求回報的「陌生人」。
長期陪伴 最是可貴且無價
第一次參加頒獎活動的臺北市社會局主任秘書鄭文惠,聽完同學的分享後感動滿滿。她說自己在助人的工作這一行,已經做了三十四年,也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能夠感同身受在成長過程中,也許會遇到的一些困難,而慈濟志工讓她最感動的是無私的陪伴,那才是最可貴,最無價的關懷。
鄭主秘期勉在場的年輕學子們,新芽獎代表的意義很深遠。它不只播下一顆種子在他們(受助者)的身上,也期待這顆種子不斷地發芽茁壯,把這分別人給自己的善念、鼓勵、陪伴,帶到更多的地方,去回饋給別人。
臺北市教育局何雅娟副局長,雖然不是第一次參加這項活動,但每次都因感動而掉眼淚。她對臺下的學子們說:「請同學們來現身說法,就是很大的鼓勵,通過實際案例讓孩子知道,你們的努力我們看得到,我們會協助你,不要因為自己的環境不是很好,而放棄最重要的學習。」【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色娟、林瑩欣 臺北報導 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