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年輕生力軍 願為苦難付出

$
0
0
英語是尼泊爾的官方語言,可是老一輩的尼泊爾人並不太懂英語,反而是年輕一輩的英語都很流利,所以此次賑災醫療團的志工,就必須透過這些年輕人協助將英語翻譯成本地話。另外在第八梯次賑災醫療團中,有兩位娘子軍,不怕苦又懂得付出,要讓愛像綻放中花朵,散出的香氣撫慰災民的心。

年輕志工承翻譯 語言溝通零誤差

逐戶家訪時,人員編制就像一個小小聯合國,志工講國語後,要有人先翻成英語。「送平安!」慈濟賑災醫療團員張素禎說。「我們是慈濟基金會,我們來這裡是要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平安。」慈濟賑災醫療團員尤慧文說。而這一連串的話語,從英語再由尼泊爾本地志工翻譯成尼泊爾語。雖然經過層層的翻譯,但是從受災民眾臉上露出的笑容,就知道她聽懂了。

因為大部分的受災民眾都只會講尼泊爾語,所以需要英語流利的志工,透過當地人將英語翻譯成本地話,所以此次賑災醫療團的成員,各個都會多國語言,溝通零誤差。

「送上證嚴上人的祝福,祝福您早日康復。」在一旁幫忙翻譯的慈濟賑災醫療團員楊嫻思說。雖然年紀輕可是楊嫻思的賑災經驗可不少,因為她的國家菲律賓同樣災難頻傳。

慈濟賑災醫療團員楊嫻思說:「菲律賓是很窮的國家,但這裡更窮,所以他們真的很需要我們的幫忙。」

來自不同國家的志工,主動的讓自己走進苦難的國度,在傾倒的瓦牆間行走,多國語言就繚繞在殘破的房舍間,心不退,緣就不散。

年輕志工大願力 不怕苦只為付出

而在第八梯次賑災醫療團中,有兩位新生代的娘子軍分別是陳珞韶和林宜琳,其中林宜琳是為了媽媽,第一次參與國際賑災,至於曾經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的陳珞韶這回更是要在災區,停留兩個月的時間做志工。

「Let's Go!」呼起口號,特別有活力,第八梯慈濟賑災醫療團中出現年輕的女志工們。

能用流利的英文和當地志工解說,她是今年三十三歲的林宜琳,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國際賑災。林宜琳說:「剛好今年是我媽媽六十歲的生日,媽媽一直對尼泊爾的地震有特別的感觸,因為身體的關係,她不能來。」為了替媽媽圓夢,林宜琳用行動付出,成了獻給母親最好的生日禮物。

而同組中還有個賑災熟面孔,曾經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的陳珞韶。看到孩子,她總是有辦法逗他們笑,陳洛韶大學時期就到衣索匹亞照顧孤兒,2010年也曾到海地賑災,這回尼泊爾強震她更要在這待上兩個月。

慈濟賑災醫療團員陳珞韶說:「2010年海地大地震時,也有因緣跟慈濟去做國際賑災,我就好像上癮了,就覺得說我非常適合第一線,這些賑災的狀況在生跟死的那一剎那,我(的心)很定。」

她們平均年紀三十歲,不過她們不怕苦又懂得付出,要讓愛像綻放中花朵,散出的香氣撫慰災民的心。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李佳欣、王昭中、吳志怡、梁家銘 尼泊爾報導 2015/06/12)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59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