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監獄中,他從一位同舍房的同學手中接過一本《在藍天的懷裡,甦醒》慈濟道侶叢書,敍述十二位受刑人重生的故事,他開始反思:「為什麼別人能戒毒?」
高肇良開始閱讀慈濟月刊,看大愛臺靜思晨語,背誦《金剛經》、《藥師經》,個性也慢慢改變,雖然屢次報名電腦技訓班都被主管打回票,但他不氣餒,從工廠書櫃中找到一本泛黃的《無蝦米輸入法》工具書,再把水果的紙盒拆開,照著書上的畫上一比一的電腦鍵盤,以自學克難的方式學習打字。
2009年初夏假釋前,高肇良鼔起勇氣提起筆寫信給慈濟志工蔡天勝,他是《在藍天的懷裡,甦醒》十二位受刑人重生故事主角之一,希望可以跟他一起做慈濟,獲得蔡天勝善意的回信勉勵。
走出鐡窗 要當藍天白雲
出獄後,肇良在臺中找到了做沙發的勞力工作,晚上換上志工服,跟著蔡天勝師兄做慈濟,當初在獄中自製鍵盤學習法,發揮功效,上了一次電腦初級班,就能琅琅上手。
因緣牽引,肇良加入人文真善美志工學習作活動紀錄,活動中認識了同為真善美志工謝舒亞。2011年肇良受證慈誠,成為蔡天勝陪伴更生人的第四顆種子。同年與舒亞結為連理,倆人共同經營著賣包包的生意。

呂祥芳說:「像你及蔡天勝還有很多人都是在監獄藉著書本、文字才聞得正法,比起活動,書本、文字更會一直陪伴在受刑人身邊。」
呂祥芳的話讓肇良著手動筆,寫了〈站上舞臺,演好人生下半場〉這篇文章,內容記戴著肇良陪伴著更生人在環保站做資源分類回收、更邀約更生人在歲末祝福中演舞臺劇「父母恩重難報經」,過程中有笑有淚,刊登在慈濟月刊580期。慈濟志工們將月刊送進了全省各個監獄,與受刑人結好緣。
走回牆內 為接引更多人出來
高肇良與慈濟志工到各監獄關懷時,都會對受刑人說:「只要寫信到慈濟彰化分會就可找到阿良!」
有一位受刑人阿順信中寫著:「牽掛家中癌末的父親。」高肇良就到受刑人家中關懷這位父親:「阿順的爸爸,我是慈濟的志工,您要保重自己的身體,等著阿順回來孝順您。」安住受刑人家屬的心。
另一位受刑人的信中寫著:「求助無門。」高肇良就請當區慈濟志工進行訪視關懷,去膚慰家屬,並作持續關懷。接到受刑人的來信,他總是用心回信,讓受刑人看到希望。
高肇良說:「我為什麼要在店家門口賣杏仁茶、檸檬愛玉,現在還賣紅竹苔、香菇條?因為更生人出來後不容易被社會接受,要找工作很困難。若別人不聘用我們,我們就自己付出勞力,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讀書會結束,大家都被高肇良的人生故事所感動,紛紛搶購著他帶來的紅毛苔、香菇條,希望給更生人更多實質的鼓勵。
(文:張慧蘭 彰化報導 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