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首頁 - 慈濟入口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帶動衛生的手 有幸福的臉

$
0
0
隨著第十梯賑災醫療團來到尼泊爾,7月25日巴塔普(haktapur)曼索里(Maheswori)帳棚區又熱鬧了起來,這一天有發放、衛教及義診活動。三十多歲的Summa拿著相機,「專業」地承擔起了紀錄工作,如同現場進行義診的尼泊爾醫師們,他們都是地震之後才認識慈濟的本土志工,但樂於用自己的專長,服務自己家園的鄉親。

衛教結和義診 二十一項發放物資

距離活動開始還有四十五分鐘,一群本土志工自發性地開始布置場地,攸尼斯(Unish Khyaju)帶著年輕志工們,從不知處的四面八方搬來桌椅,「他們非常期待今天的發放,常常問我,『甚麼時候還有活動……甚麼時候還有活動……』。」長期陪伴在當地的馬來西亞慈濟志工梁貴勝解釋著。

幾位志工正搬運著「衛生桶」,桶裡面裝有肥皂、手電筒、電池、指甲刀、髮油、牙刷、牙膏、淨皂、電解質補充液、扁梳、勺子、內褲、尿布、別針、布棉、毛巾、繩子、毛毯、水桶、喝水容器及帆布共二十一種物資,品項非常豐富,這些不僅與生活息息相關,更與今天的主題「衛生教育宣導」相符,艷陽天下,大家揮汗如雨,絲毫不懈怠,謹慎地搬放布置。

活潑地音樂響起,來自臺灣、馬來西亞與尼泊爾當地的人醫會醫師們及慈濟志工,以熱鬧的手語帶動鄉親揭開了活動序幕。巴塔普癌症醫院牛巴尼院長(Prakash Ray Neupane)致詞,他不僅介紹了慈濟人醫會的規模、目的,更將慈濟在尼泊爾三個月以來的付出一一說明,也提到今日衛教的主題「洗手」和生活習慣的重要。牛巴尼院長像個父親般,叮嚀鄉親們一定要做到。

訓練媽媽成衛教種子 洗手守護家庭健康

現場近兩百位的媽媽、阿嬤們,聽得專注、用心。由於先前豐富的訪視經驗,再加上當地人醫志工們多次的會議討論,總結出「媽媽們是家庭衛生的把關者」的結論,因此第一次的衛教,就鎖定以這些媽媽們為目標;而且這些媽媽在帳棚區時,除家務外,也大多無所要務,尼泊爾人醫志工期望透過一次次的互動將這些媽媽訓練成衛教的種子。

由於曼索里帳棚區居民屬性,當地語言不同,因此衛教的宣導就由Rachita醫師及尼爾醫師(Nirdesh Shakya)分別以Nepali及Newari兩種語言交叉介紹,叮嚀家庭主婦煮飯前需養成衛生習慣。

醫師先說明環境髒亂、衛生習慣不好可能引起的疾病,接著示範洗手六步驟─兩手交叉揉一揉,指頭、指尖及指縫……「大家將手伸起來,跟著和我這要做……」為了讓每位鄉親都能清楚明白了解洗手的方式,三十位「特訓過的」年輕的志工站在排頭,伸手示範,幾位媽媽們也跟著雙手在空中比劃、搓揉,依樣地洗起手來。

Rachita醫師拿起寶特瓶,以流利地尼泊爾語哇啦啦地介紹起來,「這是在說明環保毛毯嗎?」「這是在介紹回收嗎?」聽不懂尼泊爾文的臺灣志工,反射性地警覺起來,「怎麼出現流程裡沒有的一段……」經過輾轉翻譯才知道,原來Rachita醫師是在提醒鄉親,當遇停電無水可用時,也可以將水裝於寶特瓶置放陽光下消毒再用,避免感染等等的保護措施。

在尼泊爾的小學也會教導衛教洗手,但許多媽媽仍是第一次知道正確的洗手方法,為了讓衛教更有成效,在一星期前,尼爾醫師特別先來到曼索里,為年輕志工進行三次的培訓,指導年輕志工教每一個不同的步驟,「這和學校所學不同,他們也非常認真學習,因為當地家庭主婦不會說英文,因此要訓練這些年輕志工用Nepali及Newari不同語言來教導自己的鄉親,回家教自己家人的一股力量。」尼爾醫師說。

發放井然有序 義診醫護隊伍亮麗

接下來的發放與義診是鄉親們非常期待的一刻,在艷陽下,由小志工帶領大家井然有序以一條動線、分成三站領取物資,全程關照著活動進行的勝偉醫師(Savvesh),看著發放井然有序地進行,參與義診的醫師也已經到場,才稍稍地安下心來。

緊接著的義診,也順利地展開,但勝偉醫師表示過程中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今天,大部分的人集中於領藥區,而看診的人數反而不多,這可能是他們現在對於醫藥的需求,因此即可知道下次再來義診的服務,可以在動線上做改變。」對於將來的義診,勝偉醫師表示將會針對帳棚區的差異性做調整,並做數字的統計,以便了解該區居民的需求,安排醫生時也較能依照需求提供服務。

自我期許甚高的勝偉醫師,希望能帶動更多當地醫生來參與慈濟,「其實在尼泊爾也有很多義診區,為何大家喜歡參加慈濟,主要是慈濟人文感動他們,因為慈濟有不同的精神內涵,希望透過一些活動吸引一些醫生來參與。」

患者的感動 志工的法喜

活動現場,任職於雜誌社的Summa不停穿梭,喜愛攝影也在NAVYAATA雜誌社擔任攝影師,他喜歡參加慈濟活動,並主動拍照。這一次前往尼泊爾的人文真善美志工,也肩負起帶動本土志工投入紀錄工作的重責,Summa很願意參與其中,並與臺灣志工們交流紀錄的經驗。

年輕志工Niroj Kusma分享,地震前根本不認識慈濟,地震後慈濟人很快出現,感覺慈濟是上天派來的天使,為他們帶來很大的幫助,地震讓鄉親非常無助,痛苦害怕不安,慈濟人讓他們有了信心,他們非常感恩慈濟人,慈濟人對他們而言是菩薩。

笑容非常開朗的Sony Khaitu,感恩慈濟為鄉親做很多事,最感動的是慈濟人為他們帶來快樂,「每位慈濟人臉上的笑容,是真誠的笑容,感染了我們,慈濟人帶動唱歌、跳舞,讓我們忘記害怕與恐懼,這是慈濟不可思議的力量,雖然有其他的NGO團體到來,但慈濟給的力量最大!」

義診的動線從登記報到、醫護人員量血壓、分科類別診斷,吸引不少居民前來看診,今日(7/27)共有十二位醫師、七位護士三位藥師及三位護校學生為一百一十二位病人服務,為災民解病苦。

(文:吳碧珠、賴睿伶 尼泊爾報導 2015/07/25)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0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