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期三天的「兒童新芽夏令營」,7月28日第二天的課程,課務組志工規劃了戶外活動,邀請園區內最佳導覽員林俊雄(黑熊)介紹「原民文化」,讓成長在這塊土地上的孩子們能夠更了解自己的家園;另外文化產業DIY,在「貓頭鷹的家」動手製作各種貓頭鷹造型的手工藝品,活潑的孩子們勇於創作,樂在其中。
園區之光 太陽造型的小巨蛋
頂著炙熱的陽光,一行人從活動中心出發,整隊前往園區,經過環保站,順著大愛路走到底,右轉到協力街,遠遠地可以見到色彩繽紛、傘狀造型的圓頂建築,融入藍天白雲裡。
「大家知道這裡是甚麼地方嗎?」黑熊問。「小──巨──蛋!」圍坐在圓形臺階上的孩子們,三十七人,一個也不少,整齊合一朗聲回答。

林俊雄擅長用說故事導覽,即使面對這群小學生也不例外,躁動的孩子們安靜了,開始專心地聆聽,一旁陪伴的隊輔老師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原民文化產業推廣中心」的傘型屋頂由十二根長柱支撐,每根柱子底部彩繪著各族群的圖騰,十二根長柱象徵十二道光芒,也代表著原住民部落的十二個族群,主持人黑熊邀請孩子們上臺猜猜每一個圖騰代表的族群。
「布農族」、「賽德克族」、「泰雅族」、「排灣族」、「卑南族」、「達悟族」……此起彼落,笑聲不斷。黑熊摟著孩子的肩膀,笑著說:「你們是這裡的主人翁,要了解,要懂得分享,也要懂得祝福人家。」
課程結束前,黑熊以渾厚溫暖的嗓音唱出〈我們都是同胞〉,「山地人也好,平地人也好,我們都是這裡的人民;先住民也好,後住民也好,我們都是這裡的住民……」期許孩子們如同歌詞所說,無論先到大愛村,或是後到大愛村,我們都是一家人,大家一起住在這裡,就要了解這裡,愛護這片土地,愛護自己的家園!
用心陪伴 撒下希望的種籽
上完第一天的課程後,就讀上平國小四年級的黃宴柔就邀約好朋友鐘宜帆也來上課,也帶著弟弟黃宣穆一起來;另外范喻捷、林勝崑、王芳鎔和黃保誠也都在同學的邀約下前來上課。

大愛國小四年級的林坤達,很認真地參與每堂課程,努力地學習吸收,雖然年紀還小,但在父親林俊雄與母親卓素霞的身教之下,吸取正向能量,成長茁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新芽綻放。
「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的希望,」慈濟杉林園區社服組職工卓素霞說:「每一顆種子,上天都有很好的安排。」【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許淑椒 高雄市報導 201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