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自我障礙 生命不留白
身體的殘缺,曾經讓楊國華對人群恐懼,由於患有小兒麻痺症,得拄著助行器走路,行動上的不便曾讓他沉默寡言,連面對家人都少有笑容,管教子女就如同他所經營的塑膠品工廠,一切都是老闆(爸爸)說了算!兒子楊鎧遠眼中的父親,是個極為認真的人,早上就是不停的工作,然而…… 「晚上吃飯的時候就喝酒,發酒瘋。」楊鎧遠說。

當志工薛當景邀約他進一步參與慈誠培訓,楊國華想到自己行動不方便,心裡一直掙扎,但是想到靜思語說:「生命的長度雖然無法改變,但是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加上資深志工鼓勵他:「時間不等人,生命不要留白。」 他終於鼓起勇氣,決心面對困難。
有心就不難,受證之後,憑藉著對紀錄工作的濃厚興趣,楊國華也成為人文真善美志工的一員。活動場合,常見他兩隻柺杖撐在腋下,「正常人是兩隻腳站著,我現在就把自己當成一個三腳架一樣,三個支點撐著。」 他摒住呼吸、穩定相機,咖擦咖擦地拍出許多精彩作品。
做孩子的好爸爸好朋友 有心就不難
作品精彩,親子關係也轉變了,太太梁新連說:「孩子比較會怕爸爸,會看爸爸的臉色;現在就不會了,看到爸爸回來就很高興。」

當父母做好孩子的模,孩子也很支持楊國華做慈濟,儘管工廠一樣繁忙,但孩子已經會在假日時主動幫忙。兒子楊鎧遠說:「媽媽自己一個可能也搬不太動,還要弄別的事情,我回來就幫忙搬貨、打包、送貨。」
面對現在笑口常開,像自己朋友的爸爸,楊鎧遠百分之百支持他去做慈濟:「爸爸,我長大了!不用擔心我了,你以後就放心的做慈濟吧!」
楊國華是精進慈濟人,更是孩子的第一名好爸爸。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 黃子玲、廖學信 臺中報導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