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志工於8月9日上午緊急動員八十多人,分成四大隊展開園區清掃與修補工作,下午再分工到照顧戶家中做關懷與清掃,讓照顧戶在颱風過境之後,能第一時間受到協助,同時感受到慈濟志工的愛與關懷。
風雨後 修補第一步
慈濟志工來到位於茄苳里山上黃爺爺的家探訪,由於黃爺爺家中屋齡老舊,在這次風災中漏水嚴重,因此他一早即打電話給訪視志工,希望志工能協助整修老屋。
地上大大小小的水桶定位準備接水,讓人輕易察覺漏水問題的嚴重,志工先進行評估後,再到慈濟志工潘春生家中開設的鐵工廠,將需要修繕房屋的材料切好尺寸,一行人帶著工具與鐵片,同心協力修補年久失修的老屋。
在黃爺爺的家中,慈濟志工分成兩組行動,其中一組先到屋頂上去除舊釘及鏽蝕鐵片,再將新鐵片用電鑽固定,固定好鐵片後,再請其他志工將磚塊傳遞上去,以利於壓住鐵片;另一組則到家後方的竹子園,強風將竹子吹得東倒西歪,志工拿著鋸子,將壓到屋頂的竹子及斷裂木鋸斷。
伸出手 助他人一把
志工接著來到另一位照顧戶的家,屋內有許多為了接屋頂漏水而放置一地的水桶與倒放的雨傘。這戶人家由於家中沒有床,平時都是睡在躺椅上,不僅全家人精神、情緒狀況不佳,加上收入不穩定、居家環境極為惡劣,讓人不勝唏噓。
這位照顧戶育有二子一女,兩位兒子皆是二專畢業,小女兒則高中畢業,但都只能從事代工維生。照顧戶認為孩子到外面工作會被欺負,因此不讓孩子到外面工作。雖然三個孩子都是讀特殊教育班,但是父親堅持不申報,他自認為這樣會讓人看不起,於是全家都沒有申請任何補助。

慈濟志工每次前往訪視都看到照顧戶家門窗緊關,在互動過程中希望這家人能克服障礙打開窗戶,讓空氣較為流通,但照顧戶擔心自己的住屋被拆除,所以不願意與外界接觸。然而,現居家中實在太過簡陋與殘破,志工為此積極勸說另尋租屋,也希望他們能走出來當志工,藉著投入志工多與人接觸。
媽媽高興地對志工說:「我們都在等你們幫我們找房子。」慈濟志工李素梅有些驚訝,但仍耐心告訴他們:「找房子是要自己找,我們只能幫忙留意,找房子也要自己喜歡才行啊!」
慈濟志工最初只是幫他們留意租屋的事宜,沒想到現在不僅期待志工、更相信志工能協助租屋,最終志工與照顧戶相約下週再一起去找房子。
慈濟志工在蘇迪勒颱風侵襲過後,便馬不停蹄地前往照顧戶家中做關懷,希望能夠讓位處社會暗角的他們,感受到溫暖。除了訪視關懷之外,志工還協助清掃與修補家園,希望颱風過境的災損可以降到最低。
(文:李素梅 新北汐止報導 201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