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志工8月10日動員逾七百人,前往災區持續協助清掃家園。其中,新店龜山及廣興里部份里民受土石泥水侵入住家、嚴重泥濘、家具毀損。新店慈濟志工與臺北慈濟醫院醫護團隊共同組成的賑災團,分為十條路線關懷受災鄉親,志工致送證嚴上人慰問信,並發放祝福金及淨斯資糧等生活物資。
小山貓進駐 能快速清淤
颱風過境造成溪水暴漲,許多土石被沖刷下來,當大水退去,家園已成為泥濘不堪的環境,慈濟志工俐落駕駛俗稱「小山貓」的推土機具,在住宅區中,熟練地轉彎、進退,慢慢地將斗杓往前傾斜,倒出滿載的泥沙。
由慈濟急難救助隊與臺北科技大學共同研發的救災器具「小山貓」,8月10日第一次進到蘇迪勒颱風災區,協助堆積淤泥的住家清理環境。負責駕駛小山貓的慈濟救助隊志工嚴聖炎說,從過去的救災經驗中發現,坊間的鏟土車寬約一米五左右,若是空間狹小,鏟土車便無法進入。
為了能增加救災的便利性,上人請慈濟急難救助隊研發小型山貓。慈濟小山貓寬度只有七十五公分,寬度只有一般鏟土車的一半,在此次受災主要為巷弄窄小的住宅區,發揮協助鄉親清理淤泥很大的功效。

淨水器到場 供乾淨水質
除了清除淤泥的小山貓已進駐災區運作,慈濟的淨水器設備也陸續運抵災區現場,將可協助提供乾淨的水質。
風災過後,新店山區的溪水相當混濁,為了幫助受災鄉親,解決飲用水的燃眉之急 ,慈濟志工除了運來一箱又一箱的礦泉水,也與工研院合作出動淨水車,一天可以淨化出十五公噸的水量,如果以每人一天喝兩公升的水來計算,最多可足夠給七千五百人的飲用水需求。
蘇迪勒颱風侵襲過後,全臺各地慈濟志工便總動員,發揮慈濟賑災「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立即啟動關懷,除了前進災區,逐戶訪視各受災家庭,還協助清掃與修補家園,希望颱風過境的災損可以降到最低,持續愛與關懷膚慰受災的鄉親。
(文:顏福江、周思妤、鄧應忠 綜合報導2015/08/10)